在很多国家,三月是“社会工作月(Social Work Month),大家会进行各种活动、宣传来提高人们对社工的认识。为了促进这一事业,公益网校以这一篇特别报道来为社工月做一个小结。
2018年3月20日是“世界社工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社会工作者都在庆祝和推动该职业对个人、家庭、社区和更广泛社会的贡献。其实,除了在这个这个特殊日子之外,社会工作者以及他们为社会所做的事情应该被更多人所知晓和认可。
背负使命的社工能改变和推动的或许只有点点滴滴,但这一点一滴都是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道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我们在面对不公平、压迫时,不要逃避也不要假装它们存在,而是以身作则并且带领身边的人,勇敢地去批判它、决绝接受它,勇敢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想法。
“我们所有人都是出于某种原因而生,但其实我们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成功与你在生活中获得的或为自己完成的事无关,而是与你为别人做的事情有关。”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创始人丹尼托马斯说。热衷于帮助他人的人可能想要考虑社会工作领域的职业生涯。
根据劳动统计局的统计,那些对这个职业感兴趣的人将加入一个庞大且不断发展的专业社区,到2010年,美国有650,500名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到底做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比看起来更复杂。首先讨论一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让我们首先解开关于这个职业的一些常见错误观念。
错误观念:社会工作者的工资都很微薄。
事实:薪水可能因若干因素而异,包括教育背景,资格,地理位置和不同的社工领域。
错误观念:社会工作者主要与穷人一起工作。
事实:社会工作的实践根源在于帮助生活在贫困中的个人,当时这个职业起源于19世纪,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工作经常被错误地视为慈善工作的原因。然而,现代社会工作者为具有各种背景,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人提供服务。
错误观念:大多数社会工作者都在社会服务或儿童福利领域工作。
事实:社会工作者在各种场所工作,包括医院、急救室、疗养院、康复中心、心理健康诊所、药物滥用部门、监狱、私人诊所、学校、非营利机构、福利机构、儿童家庭服务中心、政府机关、政策部门等等。
错误观念:社交工作令人沮丧,因为你总是卷入个人的问题。
事实:社工通过帮助有需要的人解决个人问题和其他问题,试图改善他人的生活、协助他人发展应对困难的技能。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帮助残障者、患者、无家可归的人,失业者,遭受家庭暴力或药物滥用的人。然而,社工的工作并不总是令人沮丧。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是增强他人的幸福感,重点在于赋予个人权力并认识到他们的需求、优势和能力,而社会工作者能够目睹案主去得进步,这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得到回报。此外,还有专门的培训来帮助社会工作者管理他们的心理压力或和悲伤的情绪。
错误观念:对于心理治疗,你需要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现实:在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者是美国最大的精神健康和治疗服务提供者。专业社会工作者通常是为许多贫穷农村县的居民服务的唯一精神卫生保健提供者。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社会工作被确定为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四大核心心理健康职业之一。在中国,可以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的社工虽是少数,但是也在社工各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中国,对社会工作了解甚至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一旦你开始去了解并且消除了这些错误观念,你就会意识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中扮演了多么重要角色,并且社工工作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低技能工作”,其实,这个职业需要非常特殊的人来从事。
他们被誉为“社会治疗师”,“有困难找社工”是他们的口号。
3月20日是国际社工日,新华日报的记者多点采访,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不为人知的职业。截至目前,全国共开发了31万个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了36485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了7511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国持证社工人数突破32万人,庞大的数字,让人感觉到,社工行业,在中国,正年轻。
说了这么多,社工究竟天天干嘛呢?
孤儿们最亲的“大哥哥”
这世上最暖的爱,就是长久地守护。在南京市儿童福利院700多名孤儿心中,闫昭澎就是他们最亲的哥哥。五年里,这个90后阳光大男孩不仅在生活上守护关心着孤残孩子,在心理上也已成为孤儿们的依靠。
作为一名社工,他会用专业方法和技巧疏导缓解孤残孩子的负面情绪,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让他们重新接纳自己。他先后为5名儿童争取到爱心助养,为3名重症患儿链接到助医费用,不仅为34名儿童适配到合适的寄养家庭,还为21名社会弃婴或孤残儿童评估了收养家庭。
作为南京市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组组长,中级社会工作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带领社会工作团队以个案管理模式为300多名孤残儿童提供评估、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服务。
越是社会边缘人,越要帮助他
“吸毒人员在世人眼里,是被歧视、厌恶、惧怕的特殊群体,但在我这里,就是单纯的服务对象,社会服务有好坏,服务对象没有好坏之分。”说这话的,是“全国最美社工”范向群。
吸毒人员小李,年轻时曾因触犯刑法被多次判刑,长期无业,妻子离家出走,儿子一直由年迈的父母抚养。小李本人与家人从不交流,儿子也不喜欢他,常说“要换个爸爸”。
范向群对他进行个案辅导,在逐步建立关系的基础下,运用优势视角、家庭治疗、行为练习等多种方法,帮助他调整心态。范向群还不断链接外部资源,帮他儿子介绍画画老师,帮他联系爱心企业提供零活。渐渐地,小李同父母和儿子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生活逐步正常化,他母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社会疾病靠社工治,挽救一个人,可能挽救一个家庭。”范向群在无锡市崇安区江海街道成立了七彩家园社工服务中心,与社工一起承接了19个省、市、区的政府购买项目。她的服务对象里,有孤寡老人、精神病人、刑满释放人员……越是社会边缘人,就越要帮助,是范向群一直坚持的理念。
孩子,你慢慢来
十年,对大部分青少年来说,可能全面实现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变,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十年的磕磕碰碰,学会的可能并不多。但谁说成长不能慢慢来呢?
她,就用十年时光,陪伴一群16岁以上的残障孩子,慢慢成长。
秉持“家院协作”理念,残障孩子的家庭,也是她的关注领域。而有时候,因为学员的一些言行,或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会引起家长的误解,引发过激的言行。她说:“这时候的委屈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但她会尽量设身处地想想这些家长的艰难和苦楚,想想他们所要承受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压力……这样的换位思考,让她不断成长,变得更加从容、坚定。她是任影,来自爱德慈佑院。
除了找医生,病患还可以找谁
很少有人知道,医院里的病人遇到难题,除了找医生,还可以找医疗社工帮忙。金妍艳就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社会工作办公室的一名医务社工。
来自南京低保家庭的小褚不幸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9岁的大男孩困苦无助。接诊的省人民医院将小褚的情况转介给金妍艳。经过评估,金妍艳决定,联系红十字基金会帮助申请“轻松筹”微基金:一年“格列卫”药费+复查费,共约4万元。通过社工办宣传、挖掘患者社会支持网络,两天内筹款达33768元。
金妍艳还和医保办合作,帮助小褚联络中华慈善总会,享受免费赠药救助。如今,小褚每月定期来医院检查,每次来,他都要找金妍艳聊聊生活中遇到的事。原本内向的他还成功找到了工作,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在金妍艳的引导下,小褚还从一个受助者变为助人者,开始帮助其他患者申请中华慈善总会赠药。
能够广泛链接社会资源,是社工的必备素质。过去的两年间,金妍艳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岗位上,带领30多名社工和实习社工,在泌尿外科、肿瘤病科等9个病区与医生、护士等组建跨专业合作团队,累计开展个案服务、病友会等近百次,服务患者和家属近千人,帮助贫困患者筹集善款90多万元。
这几位,只是江苏社工的缩影——在每一个被需要的角落,社工,都努力到达。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这已是社会工作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终有一天,社工会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搭起一座桥,让生命更丰盛,让社会更公正,让世界更美好。
Youtopia行动·爱联盟为社工发声
国际学院公益网校的Youtopia行动·爱联盟里,有不少成员都是社工。于是,今年的社会工作月中,网校小分队采访了几位做社工的联盟成员。
今年的社会工作日延续了2017年代的主题:“促进可持续性的社区和环境”,几位受访的成员对于这个主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来自美嘉公益网络联盟的付彪认为,社区里面要进行垃圾分类,实现可再生垃圾的使用,水资源的循环在利用,比如用洗澡水冲洗厕所等。利用有效的资源。比如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这样才能实现社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自另一个公益组织的社工小兰(化名)认为,在她的理解中,可持续性社区应该是和谐文明的,对于弱势群体应该是善意的。
在几位受访者的社工生涯中,发生了很多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事情。小兰向我们谈起了她在一次走访工作中遇到过一个小姑娘,“…白白净净的蛮漂亮的,她的爷爷奶奶说她“脑子有问题”,但是她一见到我们就可以准确的根据每个人的年龄叫出“姐姐”“阿姨”“奶奶”。后来了解到姑娘是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忙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不小心撞伤了头部,又加上治疗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大脑比其他同龄人发育迟缓。在为姑娘惋惜之余,一直在想,可持续性的社区可能也包括能够为‘城市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对于付彪,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为北京某慈善基金会服务,他说:“他们是利用PS软件美化图片。将一些古经书《华严经》,利用电脑PD软件进行整理。既学到了知识,佛教知识和电脑软件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也结交了很多朋友。让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线服务的人,感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来自金华市麦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上善若水(化名)的印象深刻的经历是在一次《绿色生活我创“皂”》的体验课活动中,有居民主动提出可以主动来参与酵素工坊的志愿服务,居民从原先被动的参与活动到主动的参与社区治理的转变让她感到印象深刻。
作为社工,一个在中国暂时未得到高度认可的职业,大家也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挑战。有些客观条件带来的,有些是心理、精神层面的;有些是来自服务对象的、有些事来自于家人朋友,还有些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小兰说:“每次走访或者义工活动之后心里深深的无力感,让我总是徘徊在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边缘。”对于付彪,最大的挑战是家人,同事,朋友的不理解。工资待遇不是很高。对于上善若水,“让服务对象认同你的理念”则是她最大的挑战。
面对着这些压力、无力、不理解和艰辛,他们想过要放弃吗?“从没有想放弃。为了自己的爱好,理想才坚持下来。”付彪没有丝毫犹豫地说。
也有受访成员表示有过放弃的念头,可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很多次想要放弃,坚持下来的原因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或许是因为身边同行的小伙伴,或许是因为放不下社工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可爱的人们。”小兰说。
“有想过要放弃,做的事情不被人理解,想法得不到支持。是机构的使命一直在推动着我,无论多难也要坚持。”上善若水告诉我们。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社工,我们的理想、信念已经被深深植入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哪怕一路荆棘、困难重重,也许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但是还是一路披荆斩棘地往前走。
对于社工行业的发展,他们也有自己的寄望,“希望社会能够更多的理解与支持社会工作者,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在公益网校中我希望能够在山西更多地推广网校,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成为社工。” 小兰说。对于公益网校可以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上善若水说:“希望公益网校可以促进社工理念的传播,让更多公众对社工和社会工作有个正确的认识。”另一位联盟成员中国小栗子(化名)认为公益网校在社会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贡献给公益网校,为促进社会发展做一份贡献。
采访的最后,受访成员各自用一句自己最喜欢的社工格言与大家共勉:
上善若水:愿我们社工都能像萤火虫一样,每个都“生来带火”,虽然只是微光一道,但微光无处不在,愿所有同工携手去将点点微光汇集起来,光照人间。
付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坚持服务。
小兰: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加入Youtopia行动·爱联盟,与我们一起做时代的创变者!
小编语
成为网校小分队成员之前,其实小编也是一名一线社工。其实就像几位受访成员说的,很辛苦,想过要放弃,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坚持下去了。在美国的时候,一开始在一个公立高中里做学校社工实习生,98%的学生都是非裔美国人。我的工作内容就是与十几个有咨询需求的学生每周在固定的时间见面一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情绪问题,并且发展他们处理问题和应对困难的技能。这份实习是我到到美国一个月后就开始的。一开始我很担心,不知道如何跟学生相处,不知道怎么样赢得他们的信任,不知道自己能否对他们起到帮助。我跟我的督导讲述了我的担心,她很认真地告诉我:“孩子的内心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真诚地对待他们,他们会信任你的。”后来事实证明我的督导是对的。有些孩子从一开始就很信任我,有一些需要一点时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姑娘叫Rochelle(化名),学校要求我每周见她一次是因为她经常旷课、成绩不好,并且有一些侵略性,经常因为各种小事情跟同学发生口角。在我开始见她的前一个月,她的戒备心都很强,口头禅是:“I don’t trust nobody (我谁也不信任。)” 到后来,她在说完这句话后看到我期待的眼神,都会补上一句:“Well, except you.”是啊,就像我督导说的,孩子的内心其实很简单。在我后来跟她沟通中了解到,她在单亲家庭里长大,妈妈的男友不停地换,大多数都跟她水火不容。而她表现出的侵略性,其实是她的自我保护机制。再后来,她跟我讲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她妈妈、爸爸、男朋友,以及她跟班主任的矛盾。我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是协助她缓和了她与她亲生父亲的关系。我第一个学年即将要离开那个实习,在我们最后一次正式见面时,Rochelle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You listen to me, you ask me questions, you understand me. Thank you.”
在我看来,作为社工最无奈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要遵守社工伦理,不能跟这些可爱的孩子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吧。
资料来源:Social Work Helper,Angelo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Social Worker, 新华日报。
编辑 | 朱若云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