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全国开启了两会模式,来自各界的代表、委员就国家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中,有很多代表和委员一直都十分关心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发展,他们通过参与公益组织活动或者亲力亲为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记者通过采访、参与代表委员座谈会以及其他方式,收集到了一些代表、委员对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观点以及建议,希望能够对行业发展产生一些启示及激励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

 

对于公益组织在扶贫工作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赵皖平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益组织能够做的事情很多,除了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他们也解决了很多精神层面的问题。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也在总结经验以及发展方向。实际上,这四十年来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在社会事业、教育、文化等方面还是相对滞后的,尤其是农村地区。因此,我觉得公益组织可以在文化扶贫、精神扶贫、改善人民的生活习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思路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扶贫工作中,政府是主导,起到方向性的作用;企业不仅仅可以提供经济援助,还可以按照政府规划以及帮扶对象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实现造血功能;公益组织专业不同,能够在多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丽行公益慈善会发起人刘丽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我们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教育。对于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应该加强教育宣传,让他们产生自我保护的独立意识。对于儿童性侵问题,防范教育要胜于事后补救。因为事情发生之后,即使犯罪人员得到法律的惩治,但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他们的健康成长会无法避免地受到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胡卫

有性侵犯罪经历的人员危险程度比一般违法犯罪人员更高,所以对他们的隔离时间要更长,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监管和限制,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适性做法,我们需要很好地借鉴、学习。中国地域非常广泛,呈现出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梯度发展的格局,所以要真正做到对性侵人员实施从业禁止、多大程度上对他们进行信息公开、真正筑起防火墙很有难度,这也是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我认为至少在发达城市首先要做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人张宝艳

建议对拐卖犯罪诉讼时效做修改,或者不设诉讼时效。我国对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最高是20年,但很多儿童被解救是在二三十年之后,当初,警方只有在有证据表明孩子被拐卖时才给立案,但绝大多数家长找不到证据,所以这类案件基本都是按照走失处理,没有立案,因此现在都过了诉讼时效。这些家庭明知道是谁干的却没法追究,这不公平。在宝贝回家网站上,就有四五十个这样的例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

建议将“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模型纳入健康精准扶贫政策,为全国58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有在当地参保参合的0-16周岁儿童提供“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具体办法为:由国家财政、社会组织、地方政府等共同筹资,按照现有及优化的“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模型,以每年人均保费40-50元的标准,为贫困县儿童投保商业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及国家大病保险报销后,对剩余自费费用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部分进行报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导致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矛盾甚至冲突日益明显。但环境健康问题没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中被提及,人民环境健康权益受损无法得到保障。建议在《草案》中规定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法律救济措施,尤其是明确环境健康受损的鉴定评估机制,损害严重并涉及刑事的,应当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军

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参与自然保护地管护的激励机制。如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公益组织通过购买商业用地、有偿流转等手段获得集体土地,捐赠给保护地建设;出台补贴政策,对保护较好的公益保护地进行补贴;出台土地政策,鼓励公益组织等主体成为承包人承包土地实施保护项目,也可以以资助人身份资助他人承包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土地,按照协议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出台人才政策,对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建设与管理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公益性人才给予一定薪酬补贴和荣誉奖励等。

另外,在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等公益组织的推动下,融合教育受到了代表委员的极大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陈国民、缪国乐、蔡卫平、黄细花、白映玉等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严慧英、朱程清等的提案都涉及融合教育。

在融合教育师资方面,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及教育部联合将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的内容写进国家法律,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使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有法律作为保障,提升法律及政策规定的效力层级;在今后出台的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的政策文件中明确其培训对象为所有的普校教师,负责培训的主体是所有普通学校,组织开展全员培训,由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培训师资支持。确保所有教师的每个学年融合教育素养培训不少于12 学时;建议教育部尽快敦促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尽快组织专家制定适合残障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和融合教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方面,建议教育部门明确普通学校有责任建立并完善校内融合教育支持系统。(1) 确保教育环境的无障碍或为残障儿童就学提供合理便利。(2) 建立并完善普通教育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的长效机制;(3)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多学科支持团队,即由学校校长直接领导、由班主任、学科负责人、资源教师和校外专家共同参与组成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为确保普通学校依法履行如上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及财政部门应优化特殊教育经费支持,除按普通教育生均经费8-10倍提供常态特殊教育生均经费外,基于残障儿童教育需求,普通学校可以向教育部门申请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如培训经费、无障碍或合理便利经费、外聘专家支持等。

作者 | 皮磊 李庆
责任编辑 | 高文兴

相关课程:残疾人权利与支持性就业

马上点击图片加入课程学习!

本课程邀请到融易咨询创始人、执行总监,全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监事长,国际劳工组织残障平等培训认证引导师周海滨老师,主要讲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人类社会对残障残疾的理解变化、《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制定过程和基本理念、从《残疾人权利公约》角度解读融合的理念以及支持性就业的倡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