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中国第一所独立注册的公益学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成立。 

五年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逐步形成一所以慈善和社会价值创造为基本价值观,以行动学习、知行合一为核心课程逻辑,构建终身学习和终身实践支持系统,推动生态完善和社会变革的学院。 

再出发,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将不断开拓公益教育的边界向集大成之作发展,依托新产品、新体系、新方向、新群体、新格局构建的发展战略,引领财富向善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家园,成为现代慈善家、企业家和慈善专业人才成长的黄埔军校,催生社会创新的不断提升。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五周年院庆“五年·五人”VIP系列访谈本期带来的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CDR)联合创始人何进。

“五年·五人”VIP系列访谈,与陪伴学院五年成长历程的奠基人、老师嘉宾、校友同学、合作伙伴、员工同事,一同回望初心,奋进拼搏,“益”路同行!

 

【五年·五人】VIP系列访谈

视频文字实录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

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CDR)联合创始人

何进

 

首先我要衷心祝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五周年华诞。

学院从五年前的一棵稚嫩的小树迅速成长,在中国的公益之林中,稳稳地占据了自己应有的一席之地。非常感谢董事会、管理团队、所有教职员工五年来所做的工作和奉献,祝贺你们取得的成就。

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硬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运作良好。我希望学院下一步要把根扎的更深,把工作重心更多放在软件的建设上,在提高师资、教学、课程和教材的质量上下功夫,以真正满足学员的需求和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此我提两点具体建议:

第一,建议在改善公益学院的机构文化上下功夫。建立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机构文化,大家彼此有了信任,才会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合作。信任、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基础,公益学院的建设要从培养好的组织文化开始。

第二,要摸索建立有公益组织特色的管理规则。公益组织的人员来自政府、企业、国内国外多方面,对公益组织的特点和运作方式还不熟悉,现在的规则多是从供方的角度出发,对求方的需要考虑不足。有的是按照政府的方式在做,有的参照企业的模式,也有从国外的经验搬过来的。我希望学院通过总结经验,能够优化出一套具有公益组织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便于自身运作发展的规则,以提高学院的软实力。

这次疫情令所有的人都措不及防,给全中国和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整个公益行业和每个公益人的最大挑战。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谁都不能回避这个挑战,只能勇敢的面对,在纷繁杂乱的局势下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律、改进规则,成为每一个人都要学习掌握的能力。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点探索的,我希望大家跟我一起来进行这种探索。

最后,我祝愿学院在下一个五年,继续把根扎的更深、让树长的更壮,尽快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中国公益教育人才培养撑起一片天。

 

 

本文源自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统筹|薛炜、王阳      

责编|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