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规模化是公益组织使命的天然召唤”、“头部机构从根本上要有权力分享的精神”。2020年10月16日下午,《影响力规模化通识》课程云发布会在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小鹅直播间举行。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副校长杨子云二位嘉宾出席云发布会,共同探讨影响力规模化议题。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杨子云:影响力规模化的头部机构要有权力分享精神
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是公益网校的负责人杨子云。刚才听了艳妮老师的发言,详细介绍了南都公益基金会为什么要做影响力规模化通识课程。我记得是在在疫情期间,3月份的某一天,艳妮老师跟我约了一个电话会,说想要做这样的一套课程,公益网校包括我自己,一开始对这个议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对影响力规模化有所听说,但这个课程怎么做,我是没有谱的。所以我首先要感谢好公益平台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一块做这个课程,做这个课的过程于我们团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为了做好这个课程,我花了一些时间对好公益平台上项目类别、类型和模式做了分析,过程中有感触,中国基金会行业中需要更多的像南都公益基金会一样的平台型基金会,打造出一个平台,消除自己的存在感,支持行业的发展。
南都公益基金会为什么做这一点?刚才艳妮老师提到:被公益人的天然使命所召唤。那么公益人的天然使命是什么?做课程过程中我跟课程团队讨论,我们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人类生存在这个环境之中,有的问题是政府显而易见看见的,解决了;有的问题是因为有可观的利润,商业很快解决了;但还有些被忽视的问题,靠什么解决?靠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自己能解决问题吗?不是的,是社会组织把这个问题发展为重要的议题,使它的能够得到大面积、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我就理清了思路。
过程中我们讨论到:做影响力规模化的初心是什么、终极目标是什么。
关于初心,我的感受是,可能很多第一次接触课程的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首先是澄清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影响力规模化。第一点,有影响力不是影响力规模化。比如一个明星粉丝上千万,影响力很大,这是我们说的影响力规模化吗?不是的。第二点,一个公益机构的组织规模很大,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甚至还布局海外,组织架构也很完善,这是我们说的影响力规模化吗?也不是的。仅仅组织规模的壮大也不是影响力规模化。
影响力规模化看重的是结果,最终结果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大面积有效的解决某类社会问题,这是影响力规模化。这样一评估,会发现有大量粉丝的明星不是影响力规模化,有一个很多分支机构的社会组织不是,只有你以终为始的考虑问题,考虑最终目的、考虑最终成果的影响力规模化,我们才说是影响力规模化。
课程中李欣欣老师做课程非常严谨,提供模型分析。比如你作为一个机构创始人或者设计机构产品的时候,首先要找出痛点,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找到解决路径的时候,要考虑到执行难度、筹资难度;根据这个对产品规模化做了四个维度的划分。这个工具对于我们要想做一个公益创业和做一个公益创新的人,可以参照标准做一个基线评估。
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也可以用这套课程,刚才艳妮老师说了四类人员,没有说一线工作人员,一线工作人员想拉一支小团队加入影响力规模化某一个项目之中,也可以用这套课提供的工具来评估和匡正自己,就是我是否有这样的资源?是否有这样的能力?是否有这样的决心?这个产品理解怎么样。用这个课程提供的标准,匡正你自己的能力水准之后,也能找照准自己在公益行业中的定位。
影响力规模化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前南都有一些文章探讨过影响力规模化终极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通常有四种:一种是政府采纳,比如“免费午餐”项目就是被政府采纳了;还有一种是政府购买,比如真爱梦想基金会的不少项目就被政府购买了;第三种是商业采纳,我知道残障人士的有些问题,就是商业采纳和加入了。比如说,音书这款产品对听障人士的帮助,商业人士做了音书产品,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创新。
第四种是社会采纳。照我自己的理解来看,我们现在所讲的影响力规模化课程,不排除要政府采纳、政府购买和商业采纳,但这个课培育的对象,我认为还是偏向于更多的社会采纳。因为政府的偏好、商业的偏好、大型组织的偏好不一定能够聚焦到这么小众的问题,或者不可能触达到我们现在所触及的地域,但这些人群的困境的确是大面积存在的,而且是需要解决的,这种社会采纳,比如更多的公益组织、公益人、小团队采纳我们的模式和产品,就变得至关重要。
我分析现在好公益平台上的一些产品时,发现不少是政府视角、商业视角之外的,比如临终老人、事实孤儿、服刑人员的子女、灾区困境儿童、乡村儿童等人群,即便有些孩子的问题,有政府采纳的“免费午餐”这样的政策,但这些孩子所处的困境也并不一定能得到解决。这是需要我们大面积推广复制社会采纳的根本原因所在。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我想由此课程出发进行一点开放性探索,怎么说是影响力规模化的多种可能呢?
首先,你是否有权力分享的精神。我们是人类社会共同体,人类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权力和资源分配天然地不均衡,我们生而为人,有的人一出生就出生在非洲肯尼亚的贫民窟里,有的人一出生就出生在类似比尔·盖茨先生那样的家族里,这种权力和资源的占有与分配力肯定很不一样。作为公益人的工作,本质上就是要通过一些社会创新手段,促进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
对公益创始人来说——今天听我们的课如果是基金会的创始人、秘书长的话,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这样一个极好的公益产品,别人想复制你的产品,你是否愿意分享你的权力?我们现在更多是加盟,比如麦当劳支持你加盟,但需要挂上麦当劳的品牌。是否可以他们就做你的事,但不叫你这个名字,你把你的核心权力都分享出去?是否有机构愿意从根本的权力上进行分享。我感觉南都公益基金会做好公益平台的行为,可以算是从根本上分享权力的行为,没有说把好公益平台冠名为南都公益基金会·好公益平台。分享权力是我讲的多种可能的第一点。
第二点,影响力规模化的过程中或可吸纳更多元的力量,把多元的声音都能纳入进来。我们是否能容忍一些偏见的存在,给一些偏见留一个空间。当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理想状态是在一个大的框架之内给各种偏见一个碰撞的机会。
我自己个人经历了这样的阶段,我觉得自己曾经特别信守某一个价值观,但在哈佛两年中打开了我的世界,遇见更多丰富的人,发现你所秉持的价值观,在别人看来也可能是一个偏见的持有者。作为公益人,很多人是有自己的价值观坚守的人,并不愿意听别人的。我们执行一个项目时,如果考虑到更多人本身的需求和尊严的时候,放弃自己的偏见和既定的那种坚持,可能有助于把你的产品规模化或者项目做好。
第三点,影响力规模化的过程中,要吸纳和促进更多知识创新,特别是本土的、当地社区的智慧和经验。做的过程中或可开放自己的知识体系,吸纳当地社区的经验。比如说,最近我们在做壹基金雅安灾后重建的一套课程,壹基金做雅安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多很小的吸纳当地智慧的创新,比如吸纳雅安当地农民的智慧做口袋担架。希望我们做影响力规模化的过程之中,可以不要刻板坚守自己的模式。当我们跟不同的合作方合作的时候,可以吸纳合作伙伴的知识体系,改良我们的项目。这个也许不需要我说,本身就是大家的共识。
最后,首先非常感谢艳妮老师能够找我们一起开发这套课程,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我们一块发布课程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
记得去年12月上旬,在上海的筹款人大会上公益网校与方德瑞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道·安公益新人成长计划课程”,今天我们在线上发布了“南都影响力规模化通识课程”,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合作,为公益领域开发出一些知识产品。
总体来说,作为在共同体内生存的一员,都要有一种关怀他人的心,作为公益人,把自己的idea、自己的产品分享给更多的机构和组织,拉动更多的伙伴、更多人一块加入进来,大面积解决某一类社会问题,更有成效、更低成本的解决某一类社会问题,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致力于公益知识体系的开发,正是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
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好公益平台和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朋友们。
学习方式
本课由中国好公益平台联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制作,希望为更多社会组织在影响力规模化的探索上提供新的思考,为组织的影响力规模化未雨绸缪,从而高效和大规模地回应和缓解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扫码或点击本链接 http://www.gywx.org/course/981 观看《影响力规模化通识》课程,并欢迎留言对课程提建议反馈。
微信添加公益网校小分队(gywx_cgpi)留言“影响力”,入本课程学习交流群。
中国好公益平台
中国好公益平台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公益产品规模化平台。通过资金支持、资源链接、能力建设、品牌推广、经验分享等措施,促进优质公益产品的规模化,高效和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截至2020年3月,好公益平台累计签约优质公益产品68个,当前正在合作的有49个,涵盖教育、安全健康、环保、助老、特需人群关爱、性别平等、社区发展等多个领域,签约各省市地区枢纽合作基地41家。共有8607家次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事业单位和学校,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1600个区县的近50000个项目点落地开展这些优质公益项目,累计有6500余万人次直接受益,累计志愿者参与超过70万人次,平台产品累计汇集资金超过9.2亿元。
公益网校
公益网校(http://www.gywx.org/),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打造的服务于职业公益人的在线学习平台。公益网校构建有以大众公益、公益职业和公益人文为主体的三大课程体系,致力于公益职场新人的职业技能提升,激发社会大众对公益的兴趣与热忱、向对社会创新有理想的⻘少年传播创新理念,向每位愿意投身公益事业的人提供系统、专业的公益知识和行动方略。让公益人更加专业,让公益触手可及。
文章来源: 公益网校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