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免费午餐八周年发布暨致谢会上,守护了免费午餐8年的发起人代表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免费午餐的未来。发起人代表刘长,为在座的伙伴们分享了一群调查记者“因义而聚,为爱而生”的故事。
免费午餐发起人代表 刘长先生
在座的各位伙伴们:
大家下午好!
研究表明,中国互联网大佬演讲的时候,最喜欢引用的是这个开头,这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段话,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这个话来来回回地说,等于没说。
但为什么大家喜欢引用狄更斯的话,因为大部分大佬都没有读过这部小说,《双城记》讲的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讲的是一个关于备胎的故事。
男一号男二号都爱上了女主角,男一是律师,男二是律师助理,他们长得非常像,男二号深深地知道女主角真正喜欢的是男一号,所以在最后的关头,他选择了代替男一号走上了断头台,从而让心爱的人得到幸福。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有一种力量非常的强大,可以让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那就是爱。
而今天我们定的主题叫“因义而聚,为爱而生”,我们免费午餐是为爱而生的。
当然讲这个故事其实还想讲一个事:社会上对于律师可能有一种误解,说他们干所有的事情主要都是为了钱。我觉得基本上比较正确(笑),但是总有例外,比如说在《双城记》当中,律师可能就是为了爱。
我现在也是一名律师。我叫刘长,是传说中“免费午餐的其他发起人之一”。在之前我也是一名调查记者,在南方周末、财新传媒都工作过,后来做了律师。跟大家讲一下为什么会有免费午餐,这个故事尽管讲了很多遍,但是我来讲可能不太一样。
一般认为中国的传统媒体有一个“黄金十年”,它的起点是2003年,《南方都市报》发表了《孙志刚之死》的报道,我们把它作为传统媒体黄金十年的起点,那么它的顶点,我认为正好是正中间的那一年,也就是2008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有汶川地震、奥运会等,那一年也涌现出了很多能够载入新闻史册的报道。
“黄金时代”里就会有所谓的“黄金一代”,在这个年代里出现了灿若群星的调查记者们,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者做过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有一些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他说像《南方周末》这些传统媒体,他们在最辉煌的时候涌现出来的那些调查记者,他们的出身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比如说都“出生于城乡结合部”,“拥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
那么这样一个经历有什么影响呢?有一些影响,就是一方面是会让你在做记者的时候,会对这个社会有一个更真诚、更真挚的感触。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同理心,会想着要去做点什么。所以,我们调查记者作为一个记录者,在黄金十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些人突然觉得自己要有一些转型,想要去做一点什么。
因为他发现在他的调查报道的生涯当中,他发现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说小孩吃不上饭,那么我们传统的办法就是我去写一篇报道呼吁一下,但是我们发现很多事情我们都呼吁过,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0年前《南方周末》写过一篇报道,叫《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希望铲除一个叫“孙小果”的“恶霸”。20年之后,这两个写报道的记者已经离开了媒体,有的还去了国外。但是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叫孙小果的人却从一个死刑犯,又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夜店的老总,直到这一次扫黑除恶又被抓进去了。世界改变了我们,我们似乎没有改变世界。我们不得不思考,面对这些社会问题,如果只是记录是不是还不够?
于是在2011年,也就是“黄金十年”行将结束的时候,有那么几个或者那么一群调查记者觉得,要去做一件事情,聚合在一起,于是有了免费午餐。这是当年我们一起行走在中国的乡村,看到的一些场景。
这是当年我们记录下来的,我们会在很多时候去看着这画面,觉得应该用我们的行动去帮助中国的乡村儿童。
这个人是我们湖南老家比较著名的一个曾从事文字工作、后来开始跨界转型的样本——曾国藩。他之前是在翰林院做一些文字工作,后来因为形势的变化,他跨界从一个书生变成了一支部队的领导人,而且做了很多在我们看来是叫“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事情。
有很多人去研究他,为什么曾国藩的部队能打仗?
我们湖南邵阳在近代史上有个历史学家叫蒋廷黻,他的研究比较特别,他的结论是:曾国藩的湘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有意识形态或者说叫价值观的部队。在湘军之前,八旗军和绿营军,更像一份兼职,他们拿着工资,主业是去泡茶馆看戏,要点名的时候就雇另外一个人去,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打仗呢?
这位跨界的人他重新创立湘军之后,给他的部队灌输了价值观,他说我们为何而战?我们不单纯是当兵吃粮打仗,我们要想到我们为何而战,他提出要“保名教”,也就是捍卫儒家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所以这支部队有战斗力。
这个解读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们在做公益的时候,也试图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公益?又为什么会聚到一起来做公益?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希望能够让每一个乡村儿童免于校园的饥饿,都有公平的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我们提到四大自由的时候,我们会提到免于恐惧的自由、免于饥饿的自由,这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由,我们要为它而战。我还有一种更文艺的表达没有写在PPT上面,叫做“我们都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所以我们做这件事情。
我们一直说免费午餐并不只是做了很多学校,或者是让很多小朋友吃饭。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我们要做的其实是一个模式,就是这个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这才是我们的核心价值。那么我们的模式是什么?
我们比较早就总结出来的四句话:要让“师生同食”,就是老师学生要一起吃饭;要“就地取材”,道理非常简单,如果千里迢迢去外地把食材运过去,可能会腐烂变质,甚至还会因为供应链太长会有腐败问题;我们要做到“公开透明”,“村校联合”,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我们所在的小学它是在这个村落里面的,它是村落的一个生发,你必须要跟他保持在一起,才能把我们免费午餐做好。
这是我们这么多年努力的一些方向:我们要变乡村学校为执行机构,让县级政府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让孩子的父母成为我们的供应商,让孩子自己成为最敏感的监督传感器。
100年前,胡适之先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讲了四句话,说我们新文化运动到底是要搞什么?他说,要“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前三句都是铺垫,最重要的就是第四句,叫“再造文明”。后来不知道谁又总结了免费午餐的四句话,叫“转换关系、跨界合作、共同创造”,关键第四句话也很棒,叫“柔软改变”。
我今天到这个场合来,非常感慨,这样的活动我是第二次参加。第一次参加是免费午餐发起的时候,2011年春天也是在杭州,万豪酒店,免费午餐发起的时候,来了各界精英。当时发起仪式上,活动的主持人是浙江卫视的华少,当时他还没有主持《中国好声音》,但是主持了免费午餐的启动仪式,他后来就火了(笑)。
当天来了很多企业,其中有一些企业在八年前还是普通企业当中的优秀企业,比如说阿里巴巴,当时王帅帅总来了,还把他们老板——马老师的礼品带过来了,马老师送了太空种子,在启动仪式上拍卖。很巧,他们后来发展得也很不错(笑)。
这八年里面,我们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一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没有变。八年来,有一点没有变,就是我们的初心确实没有变,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我们确实在参与一场社会的进步运动,但是我们注意到,即使到了今天,国家大力投入的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它也仅能覆盖到1600多个县,但还有很多县也需要我们的帮助。
另外,我们在吃饱饭之后,可能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除了午餐质量的问题,还要给老师赋能,还要给学生、家长赋能,还要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免费午餐在八年之后,还要继续往前走,我们需要一些新的力量,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方法和工具。这个不是我今天主要讲的内容。昨天晚上,我们在花开岭的小山坡上,大家每人搬着一个小板凳,旁边是熊熊燃烧的篝火,头顶上是杭州最美的月色。我们这拨发起人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又聚到了一起。
免费午餐如果是个小孩的话,到今年她就八岁了,那么八岁的小孩跟一岁两岁的小孩,我们的抚养呵护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这些家长们要聚到一起商量一下,以后怎么办?
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首先第一点我们肯定要再出发,我们要再次连接在一起,再次跨界合作,再次共同创造。我们的行动主体并不是这些发起人,而是要让我们的学校和地方政府成为免费午餐整个这一场社会进步运动的主体。而我们这些人,继续在幕后呵护着它成长就可以了。
最后给大家来一个文艺的结尾。这是我最喜欢的诗人北岛的一首诗。“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重生之门,那门开向大海,时间的玫瑰。”
我希望今天在座的所有人,以及未来我们所要做的事业,都能成为时间的玫瑰,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免费午餐
图片来源|免费午餐
网站编辑|瞿艳梅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