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英国的社会企业发展走在全球社会企业发展的前列,其发展路径和典范案例都值得学习与借鉴。了解和学习英国的创新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将有助于中国社会企业的健康成长与繁荣,从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带着这样的目的,国际公益学院一行30位EMP学员齐聚英国开始了9天的学习之旅。

关于课程

2017年8月26-9月3日

英国牛津、伦敦

课程概况

英国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课程是国际公益学院《社会企业:从创想到实践》的海外实践课程部分,由 “欧洲社会创新教父”、“英国社会企业家教父”迈克尔·诺顿领衔设计,学员们将通过参访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企业“大问题杂志”“皮博迪社区”“MyBnk”“Hao2”等,以及社会企业孵化器与支持机构,全面了解英国社会企业和公益金融的源起、创新、发展、推广,深入考察英国社会企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法律、政策、制度等支持性体制的建设,学习英国社会企业的运作机制、市场细分、商业可持续的秘诀,思考面对中国本土社会问题。

课程目标

了解英国社会企业运营的多元领域、社会目的、创新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实地案例学习社会创新的必要条件和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创新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分析社会企业在主流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探索与英国社企孵化器合作的可能性及模式,为未来的社企投资积累案例和孵化经验;

与英国社会企业家相互沟通学习,建立联系,促进跨界交流合作。

Day 1

EMP

共享校园空间

与可持续新生态农业

(☆_☆)

8月27日是EMP英国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实践课的第一天,学员们在牛津大学耶稣学院会议室与“校园空间”联合创始人詹姆斯•罗亦德,“牛津种植”的创始人Tom,“真农业信托(Real Farming Trust)”理事柯林•塔奇进行了交流。

“社会企业”这一概念源于英国,早在1844年,英国就出现以“合作社”为名的组织以该模式运作,从事企业活动以达成社会公益目的而非完全商业利润。目前英国社会企业的数量超过7万家,雇员约100万人,产值240亿英镑。企业的分布几乎涉及到英国的所有经济领域。

社会企业代表着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齐头并进的全球发展趋势,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诸多社会问题的创新方案。于发达国家而言,社会企业为阶层固化的社会带来新的活力,也为缓解移民与难民问题、医疗保障问题、族群冲突问题提供了新方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社会企业能将各方资源聚合起来,为实现真正的效率与公平、防止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带来新的希望,也能够推动社会创新。

“营造有生命力的教育空间”

--- School Space 校园空间

这是一家源于牛津的新型社会企业,创建于2011年,创始人当时只有17岁。当时的英国政府对公立学校财政支出进行缩减。学校面临的问题是:财政紧缩、场地和设备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即便租赁出去也很难创造收益。社区所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可以租用的较低成本的空间场地、缺乏来源于社区服务的有效信息。“校园空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校和社区群里建立起联系。将学校的空间,包括走廊、教室、工作坊和娱乐运动设施等,提供给当地社区有偿使用,主要服务于社区和教育福利,产生的收益和校园空间共享。

校园空间通过有效的实施办法和完整的高质量的服务流程,在过去的12个月中,校园空间在牛津有16所学校,在伦敦有1所学校,创收35万英镑,服务满足社区400多家客户的不同需求。55%的收益用于校园空间的日常运营;45%的收益回馈给学校教育,弥补学校的财政紧缩。校园空间除了衡量在财政上的收益,还有对社会效益的考核:诸如活动的多样化,活动的数量,返回学校的人数等,更好地促进社区的融合。

校园空间,这个年轻的组织,有着强大的使命:在蓬勃发展的社区里,建立成功的学校。又有着美好的愿景:在2020年,他们要发展200所学校。

农业信托和有机种植

在了解学习了教育社区方面的案例后,真农业信托的创始人柯林·塔奇和牛津种植的创始人TOM,与学员们就跨农业行业的支持、食物的多元化、经济民主、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本地化生产和消费,缩短供应链、确保农民能够得到收益的保障等话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心动不如行动,大家带着诸多的问题,到牛津郊外的诺顿农场品尝有机午餐,真实地体会本地化生产的有机食物,以及体验当地农场的经营规模和方式。

学以致用,分享收获

学以致用是EMP教学的风格。在了解学校、社区共建,农业和食品、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之后,同学们跃跃欲试,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探索如何在国内践行。其中,王行最先生(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本次课程顾问)总结了自己的收获。

一是组织者为各位学员精心准备了多样化的英国社会企业形式,供大家学习,参访和比较,定会开阔大家的眼界并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参考和借鉴。同时浸泡式的英国文化体验可以增进大家对英国社会和人文的了解,进而对英国社会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有更多的感性认知。

二是“校园空间”这样的社会企业形式在中国应该会有广阔的市场,供需双方的诉求都比较强烈,应该在中国尝试创建类似的社会企业,但要在中国顺利开展类似项目必须要克服两大障碍:1、中国的中小学校大多为公立,产权属于国家(政府)所有,能否对外出租应该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的批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难度。2、出租收入如何使用,能否纳入学校年度教育预算成为关键,否则这点小钱就会装进那些权力掌握者的腰包,中饱私囊,对学校的发展无任何益处。希望“校园空间”能将其实践经验同中国同行深度分享。

三是从Cultivate Oxford案例分享中,学到了任何一个社会企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善于敏锐地洞察问题,勇于承认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企业才会在不断调整中发展壮大,才会基业长青。

学员感悟

牛津大学第一天的实践课程对我很有启发。内心深处的梦想愈来愈清晰,灵感瞬间迸发。通过两个真实案例的学习,非常坚定社会企业的长远发展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商业企业的发展。被誉为欧洲社会创新教父和英国社会企业家教父迈克尔.诺顿不仅同我们分享他的理念,同时他邀请了牛津当地非常成功的社会企业家、校园空间的创始人James娓娓道来他的社会目标和对当地社会的贡献。也请来了他的好朋友Collin Tudge(《树的秘密生活》的作者)分享真农业信托的商业模式。非常充实的课程体验!--陈思言(英国保诚资深区域经理,诺言慈善基金会)

学员感悟

上午学习了两个社会企业体验课程,都深有感触。校园空间的创始人是两位17岁年青人,这让我觉得社会创新不分年龄,可以很年轻;真农业运动开创可持续新生态农业,在社会企业沃顿有机花园用午餐,享受真农业带来的纯有机食品。--戴榕(广东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副总裁、全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理事长)

助教点评

今天学习的这三个社会企业的创建都有明显的牛津特色。首先,“校园空间”基于牛津城星罗密布的大学或学院空置空间和设备正好可以满足当地社区租用的需求。“真农业信托”和“牛津种植”则基于当地居民对有机食品的需求。

学员们对“校园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机构团队、盈利模式、利润分配、竞争对手等进行了热烈提问。柯林•塔奇是著名的植物科学家,著有《树木的秘密生活》。他回应了学员们对有机种植成本、有机食品价格,甚至是转基因食品等的疑问。学员们在“沃顿有机花园”用午餐。以天为顶,以绿为地,融身于有机果园、菜园和花园之间,享受天然食品。实际上,许多当地居民选择到“沃顿有机花园”度过节假日。

不少学员表示,对应中国实情来看,“校园空间”的模式在国内有推广空间和借鉴意义。--赖丹妮(国际公益学院公益金融与社会创新中心分析员)

EMP海外研修实践课依托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海内外教学研修基地(台湾/香港/欧洲/美国等),每次聚焦一个课程主题,融合现场授课、同行交流、操作体验等学习方式,开拓学员视野,传递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同时配合前后期的导入与提升课程,帮助学员的学习主题进行全面思考,探索如何引进先进模式,设计项目,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