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儿”在老北京话里就是"劲头"、"派头"的意思,通常用来描述人在外貌、行为或是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不可名状的风格,有点相近于“气质”、“有情调”的意思。
CSR职业发展道路上,打磨出这样一批职业人,他们在竞争的氛围里提倡互爱,在追逐的行业里倡导共赢,在机器化的时代里呼唤关爱。他们工作于商业领域却专业于社会和环境价值创造,他们置身于企业价值链的一环却企图撬动全线资源助力公益环保项目。
大胆爱,求效益,CSR经理人用自己的方式和故事散发自己的职业范儿。今天我们来分享的是国际公益学院EMP(国际慈善管理)7班胡业华的CSR职业经理人之路。
胡业华
前善林金融CSR负责人
现任上海祥双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今天的主角,一路过来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但不失高远的格局:她从一个单纯执着的社工转型成一位将商业与公益融合的“不纯粹公益人” ;她从一个只是想帮助别人免除痛苦的医学生变身为建立、完善企业CSR体系的职业CSR经理人;她不断探索开拓,走出了属于自己的CSR经理人之路,这条路,她走了8年。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平衡,CSR就是这种平衡
不断探索,是胡业华给周围人最深的印象,她加入过大大小小近五家公益机构,在不停的实践探索中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学生时期,在特奥会与汶川地震相关的筹款和志愿服务活动中,与公益结缘,毕业后,她没有根据预想的那样在医院做一名康复治疗师,而是去了残联做了一名精神康复老师。但这份工作对于业华来说少了些挑战,通过一次香港的精神社工学习,她了解到了“社工”这个概念。于是一边学习社工,一边加入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转变成一名帮助智力和精神障碍者的社工。
在新途的工作中她发现,仅仅依靠政府采购的力量做公益是不长久的,很多企业都有回馈社会的情怀,公益需要企业的加入,企业也需要成为公益的一份子。于是她选择去了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接触了更多公益与商业的融合。随着工作的深入她也开始思考各方付出和收获的平衡。“没有人愿意永远做付出的一方,必须要有一个平衡。”
胡业华在学校做志愿服务活动
在不断的思考与摸索中,业华发觉到——CSR是一种平衡,一种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于是在完成了几个比较大的项目之后,业华决定离开乙方机构去企业中进行实践,亲身感受CSR经理人在企业中的处境。
不知道,那就诚恳地去试
在企业,业华面对的情况十分严峻——企业在CSR方面几乎是空白的。刚进企业,领导对她并不十分信任,她无从了解企业的方向和战略,更无法取得预算支持。没有资源,她的工作很难进行。一腔热血与满满的干劲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冷静之后,胡业华选择从小事做起让领导信任自己。
从介绍志愿活动,到逐渐获得分公司的信任;从孤立无援,到勇敢地走出去与市场部沟通、接触企业活动;从自己的小打小闹,到每个月有了企业的预算支持。胡业华,终于在公司内部初步建立了CSR体系。
胡业华主导的一地一校项目为公司赢得CSR教育奖
短暂的成功并没有麻痹业华的神经,她意识到, CSR工作不是一个独立运营的部门,需要多部门联动,共同合作推进。于是她迈出第一步,去和其他部门沟通,在不断地尝试中,胡业华在得到品牌部、市场部双方领导的认同下拨款100万用于下年度CSR工作。
2016年,在公司内外形势一片大好时,她梳理企业内部的CSR体系,仅上半年就在20个城市举办志愿者活动,下半年联动大学生覆盖50-60院校,与NGO合作,撬动更多资源,一年用100万做了百多场活动并获得3个公益奖项,获得了公司内外的认可。
走过了这段坎坷和迷茫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胡业华在CSR经理人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外部的阻碍,面对种种困难,她也并非从一而终坚定不移地从事CSR事业。在面对和同龄做销售的同事在年终奖上的比较,她也有过看不到前路的心灰意冷,她也曾想过转行,“那时的我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公益,对得起这个世界了”,她这么说,“但我也问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云南活动中胡业华和当地少数民族合影
她在云南的一场公益活动中找到了答案,那是一地一校项目的第100场特别活动,“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做统筹和规划,已经太久没做现场活动了,太久没有亲身感受到孩子的笑脸和祝福了,差点忘记这种美好了”。在走过了这段坎坷和迷茫之后,胡业华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目前业华十分清楚“社会工作者+企业志愿者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公益基金会”这四重经验的叠加会给她带来什么,而她,正一步步地构建着自己的目标。
格局高远,用全局性的思维考虑问题
在各种社工团体、NGO组织、企业、基金会的经历让胡业华明白CSR工作者需要有高远的格局,仅仅靠着打工仔的心态,是无法说服老板开展CSR工作的。企业社会责任不是盈利部门,而是公司战略发展的一部分,CSR工作者一定要有长远的目光,格局要大,才能走在前面。
同许多科班出身的CSR经理人不同,胡业华走了更多的弯路,翻越了更多的障碍,这条弯路,也是她的自我成长和探索之路,她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在2017年,她选择进入国际公益学院的EMP项目继续学习,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去深入到公益行业,继续自己的公益职业经理人之路。
胡业华和老师同学们
国际公益学院的EMP项目,让我能将多年的公益行业工作经验与国内和国外最前沿的公益发展理论结合起来,也认识了这个行业最优秀的小伙伴,我相信这两年的学习将会带给自己前所未有的蜕变。
—— 胡业华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