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被誉为“欧盟良心”和“中欧矢志不渝的桥梁”的普罗迪对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忧心忡忡。他指出,经济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同质化。历史不会终结,文明也不应冲突,中国传统价值观倡导的“和而不同”正是实现有序竞争,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作者: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
前意大利总理,前欧洲委员会主席

尽管受到种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还是保持了4%左右的增长率——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当前经济繁荣与文化个性(cultural identity)出现了脱节。

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仿佛世界各地都被连结了起来。与此同时,多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浪潮也在凸显。这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两极分化,以及文化同质化加剧的结果。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文化个性的呼声也在逐渐高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争取自治权的运动就是例证。​

因此,当前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化个性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一些全球化的支持者不承认文化个性的存在。他们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文化的独特性一直存在,而且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石之一,尽管它很复杂,并且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文化个性非常必要,承认文化个性,就是承认我们一切人类活动存在差异性。而且我们还发现,不同文化的个性并不一定导致冲突——恰恰相反,差异性是和谐的前提。

高明的政治,就是要分清“和谐”与“同质”之间的区别,理解一个文明为何独特,并能够与来自不同文明的人产生文化共鸣。

高明的政治,就是既要千方百计避免所谓的“历史的终结”,又要防止“文明的冲突”。

扩展阅读

历史的终结: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必然失败,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

文明的冲突: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理论。他认为: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不再是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文明冲突才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他同时指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再加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中国长期以来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令某些“全球化主义者”难以接受,这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同样地,有些人也看不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中美两国历史不同,中国人和美国人或欧洲人也不同。西方与中国关系起起落落,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我们文化根基的多元性。

除了要重视文化差异外,我们还要注意避免文化“优越感”在某些人群中产生——文化背景不同不代表人分三六九等。高明的政治,就是要高举开放文化对话的大旗,通过互谅互让解决问题。这既是西方国家的生存之道,也适用于中国这样刚刚融入世界体系的新兴国家。

当然,重新审视文化的价值不意味着忽视经济的重要性。我们决不能忽视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存在,但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贸易上的纠纷往往与文化环境以及身份认同危机所产生的焦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必须把不同文明的和谐发展作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经贸领域保持必要的竞争却又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保障长久和平。

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来发展经济,进而变得愈加独立。现在我们需要另一种智慧来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须知文化差异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不是负担。

人物资料

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
· 1939年8月9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雷焦艾米利亚
· 大学期间攻读法律和经济学,是西方公认的经济专家,欧洲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
· 1996-1998年,2006-2008年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
· 1999年-2004年担任欧洲委员会主席
· 2018年4月,当选博鳌论坛新一届理事会理事

2014年普罗迪在家中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付敬 摄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中美关系发展而积极奔走一样,普罗迪长期以来也在不断致力于推动中欧关系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普罗迪首次访华。改革开放初期朝气蓬勃的中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担任欧洲委员会主席期间,他曾积极呼吁欧洲各国撤销对华武器禁运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2008年从意大利总理任上退休后,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同时又对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充满兴趣的普罗迪成为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每年定期赴上海授课。

2015年11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欧建交40周年座谈会上,普罗迪生动地将中欧关系概括为“长期蜜月,却从未结婚”。

蜜月倒是很不错,虽然没有结婚,但同时也意味着不会离婚。尽管很多时候其中会有一些紧张,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保持双方之间的关系。没有结婚,也没有离婚,但是我们有很多孩子(中欧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项目)。

不过,现在中国和欧洲若要繁衍出更多的硕果,方法可能就要发生一些变化,需要双方更多地在各个欧盟成员国层面上进行操作,而不只是在欧盟层面上进行。

——普罗迪

在今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普罗迪又一次为中国“打广告”:

如果你想成为全球化公司,就必须要去中国——不仅仅要在北京或上海……我们需要各种不同的方式了解中国企业和世界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条条大路通中国,条条大路不仅仅通向中国的一线城市,我相信也通向其他的城市。

——普罗迪

博鳌论坛期间,他还对媒体表示,中欧关系的紧密程度或将超越欧美:

欧洲对华投资多年,近年来中国对欧投资也不断增加。欧中经贸、文化交流频繁深入,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民间交流也十分活跃。随着中欧合作的深入,两者间的紧密度或许将会超越欧美间的关系。

——普罗迪


作者: 罗马诺·普罗迪 
网站编辑: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