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端午,儿时记忆中黄得流油的咸鸭蛋裹挟着氤氲的粽香,散布在时光里,道一声“ 端午安康”,如今却更多的是对亲人和长辈的思念牵挂。此时,无论他们是陪伴左右或是远在千里之外,都需要我们善的陪伴与关怀。
在此,网校小分队祝每一个人,愿每一颗心,端午安康,平安喜乐!
| 南甜北咸说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终归是离不开屈原投江自尽的传说。湘江里的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糯米,外缠丝线,发展成今天所见的粽子。
飘香的糯米粽叶,甜糯软腻的豆沙馅,多汁嚼劲的咸肉馅,唇齿留香的蛋黄馅,入口即化的蜜枣馅...... 另外,每逢端午吃粽子,关于粽子是咸的,还是甜的?素的还是肉的?南北之争永不停歇。其实,相聚的日子,吃什么粽子都是对的。
| 端午节赛龙舟
据考证,端午的 “龙舟竞渡”习俗与古代百越民族有关。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 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
他们不仅有“ 断发纹身” 以“ 像龙子” 的习俗,而且会在每年五月五日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击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边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赛龙舟的活动成为中国南方端午典型活动,英文甚至直接中称端端节为端午节。
| 饮雄黄酒 · 画额
相传打捞屈原真身的时候,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目的是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雄黄酒,雄性酒是一种矿物质,俗称“ 鸡冠石” ,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在端午节,人们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据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借雄黄驱毒,借猛虎镇邪。
| 佩戴香囊
传说古时候,每年的四,五月间各种虫害,瘟疫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察访民情,治理瘟害神仙对凡人说:每年五月初五,你们同家里的小孩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门上插艾蒿,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
倘若论端端起源,纪念屈原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 谎里又饱含着无限的真” 的谎言,端午节起源于原始初民对龙图腾的崇拜。
| 端午起源
据西晋周处“风土记”:“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端,就是十五的初始;午,是十二地支之一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 五“ 字之荚,此后,” 端五“ 正式改为” 端午“ 。端午起于农业民族对时令的认识,端午风习,实则都从阴阳变化出发而强调辟邪。
当然,经过时间的淘洗,端午最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在这个家喻户晓得故事里,屈原的死充满了古典浪漫的悲剧色彩。我们在此仅以屈原投汨罗江一说,将这位爱国诗人的一生缓缓道来。
| 屈原生平
屈原(约公元前340 ~ 公元前278 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 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 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与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屈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楚国百姓当时的活动被延续到今天,在缕缕粽香间缓缓而来时,我们与家人朋友休憩,相聚,同时也凭吊爱国诗人,政治家,改革家屈原。身殉理想,九死不悔,坚贞不渝,屈原精神赋予了端午节的爱国气节。
| 公益人纪念屈原的情愫何在?
他一生体恤民生,初心不改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他光明磊落,直面质疑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他艰难求索,不问前程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传播公益知识,用公益联结美好生活,我们一直在路上。小分队在此希望,哪怕道阻且长,我们公益人也能携手并进,上下求索,寻找心中的太阳。
6月20日之前加入Youtopia行动·爱联盟微信群(点击下图),即可领取50元课程优惠券!
点击图片加入我们,一起 Be the Change!
编辑 | 网校小分队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