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人交流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事。在好奇心研究所一项名为“如果学校开设人际关系课堂,你都想学到些什么?”的开放式调查中,得到最多赞同数的答案是“社交恐惧是怎么一回事,不想和大家打成一片是不是也很正常?”,比排名第二的高出近一倍。
对话是双向的,在说话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对方的话怎样理解。日常中,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环境说什么话都需要灵活处理,在这个度不好把握的时候,大家通常会觉得更委婉的表达方式是不会出错的安全选择。不过经常地,对话双方对“什么情况下该怎么说”的理解有偏差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关于这件事的其中一个方面,台湾媒体《经理人》介绍了一组概念。文章里说,比较直接的文化倾向使用“强化词”表态,比如绝对、完全;不直接的文化会使用“弱化词”来减轻表态时候情感的强度,比如有一点、略微。但在跨文化环境下这样的语言使用区别可能会造成误解。比如在老板说“我建议你再想想”的时候真的以为只是个友善的建议,但老板的真实意思是“赶紧把方案整个换掉,否则就别在这个公司干了”。
前不久,我们也发起了“关于‘委婉说话’这件事,你都经历过哪些困扰?”的调查。结合投票结果和评论区反馈,我们发现“有话不直说”带来的麻烦大体上有这些:
| 低估了别人的“委婉说话”力
-
被同学同事(特别是脸上略带犹豫地)说作品“还行”的时候最好改改再交,他们说“太厉害了”的时候,也别预期一定会得到老师和客户的赞许;
-
同理,和朋友逛街买衣服,他们被你问了才说“挺好看”的时候,也要三思而行;
-
老板约谈说“你要稍微加点油”,两周之后被告知试用期没过,后来从同事那里知道,被约谈本身就情况不妙了;
-
找工作听到“回去等通知”,三天之后还没通知的话,就接着投简历吧。
| “不愿当坏人”带来的麻烦事
-
收到朋友发来的毛绒玩具图片,一点不喜欢还敷衍说好可爱,生日的时候打开朋友送的礼物,看到了实物版;
-
遇到“私教课要不要续一下?”类推销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教练水平有点差,却只敢说自己最近手头紧,被告知“那可以先续两节嘛”,聊天再次陷入死局;
-
会议室开会被同事问“介意我抽烟吗”之类问题,心里介意却脱口而出“还好”,对方不仅心安理得地觉得“还好”=“不介意”,而且觉得你“以后每次也都不介意”。
| 捅破窗户纸?谁都不喜欢,算了吧
-
分手也想着不要伤害到别人,绕来绕去,最后实在摒不住的时候,已经到了没法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阶段;
-
实习生交过来的文案总是顿号逗号弄错,想着也不是大问题每次看的时候顺手改掉吧,一改就是几个月;
-
觉得大雨天出门聚会不值得,又不忍破坏大家提前几天订好餐厅的兴致,一边说“今天天气不太好呢”一遍盼着能有其他人挺身而出说“咱们先别聚了吧”;
- 每次聊天话题说差不多的时候都发表情包,经常来回两三轮,收藏里能够应付这种尴尬环节的表情经常不够用。
关于这类人际关系问题,大家确实有很多困惑。一方面,精准地传达意见并理解别人要说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人人都不想唱黑脸的文化环境依然存在。比如前面提到的抽烟那件事,评论区有读者表示,感觉这种问题基本就跟“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一样,语境决定了你要是说“不”就会很突兀,甚至“架不住对方问的时候火都打着了”。对本来就不爱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人来说,事情变得难上加难了。
对于比较熟的人,如果你已经知道他的说话习惯,可以根据情况对自己听到的说法做个脑内换算,而对于不太熟的人,沟通的时候就需要尽量确认双方已经明白了各自的想法。自己表达的时候也是,假如面对推销确实不想买,就干脆坚定一些拒绝,不要浪费自己和导购的时间。除此之外,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最需要清楚的是,提出不合理要求的一方才是那个“坏人”,“说不”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文章来源: 好奇心日报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