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园月,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上大学期间就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实习,大学毕业后到现在一直在公益组织里工作。我也是一名“老”党员了,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龄13年。我2011年加入壹基金,今年是进入壹基金工作第九个年头了,目前是任职壹基金灾害管理部主任,负责防灾减灾和救灾方面的工作。
年二十八启动一级救灾响应机制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壹基金自1月22日(年二十八)启动一级救灾响应机制,是行业内启动应急响应很早的公益机构之一了。壹基金启动救灾响应,不仅仅意味着是壹基金的员工在行动,特别特别重要的,还意味着必须还有我们的伙伴的加入。壹基金救援联盟项目的武汉云豹队在1月21日已经开始在武汉协助医院开展相关工作,去医院当志愿者,帮忙给病人量体温等。我们1月21号已经通知了壹基金联合救灾项目湖北伙伴准备响应。和湖北省慈善总会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密切沟通合作。
也有人问过我们壹基金为什么要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答案很简单,灾害管理是壹基金核心业务领域,人道主义救援是壹基金核心的工作内容之一,壹基金是一个公募基金会,担负着公众参与公益的责任,因此,响应此次疫情,壹基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壹基金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疫情响应工作:①用于一线医护和执勤等人员的防护物资;②用于病人确诊的检测试剂盒等物资;③用于病人治疗的医疗设备等物资;④用于社区防疫和公众在线问诊。
这次我们共发放防疫物资1300万余件,近900家社会组织上万名志愿者参与到抗疫行动中来。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由壹基金心爱的伙伴和壹基金员工的一个个不眠之夜,奉献心力、 共克时艰叠加起来的。同时也伴有员工的家人们的无限支持。
员工的奉献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春节,本来是一个特殊的时间,员工休假,工厂也休假,再加上疫情的特殊情况,让这次抗疫行动变得比任何一次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都艰难。
拿我自己来说,我有一个三岁的孩子。从年二十八的是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白天为了让我一个人在家安心办公,家人带孩子去别的地方玩,晚上给我带饭吃,吃完饭我给孩子洗澡然后哄他睡觉,等他睡着就在他身边办公,等孩子的爸爸到房间里来睡觉,再次把带孩子的接力棒交过去给他,我再起来和湖北的伙伴、在全国各地的同事一起开会,汇总白天的工作,梳理汇总信息,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我的老家在湖南,湖南的冬天特别湿冷,这段时间通常工作到凌晨3、4点,晚上的炭火加了一次又一次,我总是告诉自己,炭火熄灭了就不再添加去睡觉,可是没办法,电话工作会议开了一个又开一个。因为除了要和前方伙伴开会,还有很多专题小会议,采购、物流、筹资捐赠人反馈、传播,这些事情只有晚上才有空去做工作小结,白天同事们和伙伴们都各自处理各种情况。
有一次晚上结束电话会议已经4点了,刚躺下不到半个小时,孩子就饿醒了,晚上他没吃晚餐就睡了,要我起来给他下面条吃,这是我最接近崩溃的一次,一是因为困,二是因为太冷了。我挣扎起来生好炭火,给他做好面条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公鸡也开始打鸣了,抱着孩子在沙发上坐了一会,看着孩子睡熟的脸庞,崩溃感开始涌上心头,但是这些情绪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很快天就亮了,我还需要继续工作。
共同参与抗疫行动的上万名志愿者中,有像我一样要照顾孩子的,也有要照顾老人的。高亮是湖北协调机构孝感义工联的救灾专岗一员,也是一名父亲,他说,每天只有在早晨出门前才能见到八岁的儿子,面对张开手臂扑向自己怀抱的儿子,却要高声地叫家人把儿子抱开。孝感义工联的协调人周文老师,早就把家搬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吃住。我的同事,壹基金灾害管理部李芳芳的哥哥问她,为什么总是在你吃饭的时候有电话进来,其实不是在她吃饭的时候有电话进来,而是电话就没中断过,端上饭碗来了电话,导致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
各地、各部门、各伙伴同心协力
疫情期间,壹基金在短时间内收到了大量的捐款,除了日常微博、微信外,我们还在官网向捐赠人和社会公众发布了30条行动简讯、制作了25个短视频,感谢社会各界公众对壹基金的信任。壹基金也是深圳市的5A社会组织,我们要对得起公众的托付,在深圳民政局指导下,让捐赠人第一时间了解善款的去向,配合部门的监管。做内容传播的同事,他们的工作时间就必须是24小时在线,白天有动态进展第一时间要在微博和短视频平台上传播,晚上开完行动总结会汇总了信息之后,才能开始编辑简讯,完成编辑审核,通常也是到天亮了。
我们在湖北各个县里的伙伴,在最开始物资不足的时候,连自己的防护物资都不到位,仍然在岗位上坚守着,一心想着往医院送物资。这些小事,他们很少说出来,觉得就是理所应当的。当时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尽快地采购前线需要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空气消毒机、酒精等防疫需要的物资,并送到前线。他们也都是家人心里的牵挂,而他们牵挂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家人,我想这就是作为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吧!
我们的同事们、伙伴们之间也经常交流,工作的动力来自哪里?都是很朴实的话:就是看到工作能帮助到人。
关注孕妈群体
随着疫情形式的发展和变化,我们还关注到了另外一个特殊群体,孕妈。我们了解到,武汉一年的新生人口大概有12-13万,粗略算下来,一个月,武汉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生育的孕妇至少有1万人左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武汉多家医院因成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而停止提供产检服务;武汉市内实行居民出入小区和交通限制,出行困难;2月初公众的关注重点仍在疫情,针对孕妈群体的关注少;再加上关键时期频繁外出,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额外的感染风险,特殊情况也给孕妇心理造成一定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在黑石基金会的支持下,壹基金与萌动聚焦关注湖北省内的孕妇健康保障,联合发起“武汉安心孕期公益行动”,为湖北的孕晚期妈妈免费提供“检测硬件+三甲妇产医生线上咨询服务”,帮助她们在不便出门产检的情况下,每天在家了解到胎儿情况。“武汉安心孕期公益行动”共发放了1300台胎心监测仪,既方便了产检,还避免了出行感染风险,尤其是预警了好多例高危孕妇和胎儿,帮助她们在关键时候前往医院成功分娩。
2月27日,萌动陪伴第一位武汉宝宝出生。当天看到这个消息时,在我们的工作群里引起了大家的“骚动”,都非常感动,说所有的工作都值了。“承蒙各位厚爱,昨天上午剖宫产6斤2两的女宝,一切顺利,谢谢各位菩萨。”短短的几行字,看得人两眼泪花,“菩萨”两个字如何担待得起。
还有一个预警高危孕妇的例子。一位妈妈在宝宝出生后,发来信息说:“因为有萌动胎心仪,因为有萌动背后负责任又热心的张逸之医生,我的宝宝才能平安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武汉疫情太严重,两个月没有产检,在申请到萌动胎心仪后,(发现)连续两天胎心监护都不关,张逸之医生紧急联系我,要我继续监测,一直陪我到晚上十二点,(那时)仍然不过关。于是,他建议我尽快到医院检查。(到医院检查后)没想到脐带绕颈缺氧了,紧急进行剖腹产后,(孩子)住进了保温箱。此时的我躺在医院病床回想这一切,十分后怕却又感到庆幸。“
这个项目后来除了武汉市之外,还覆盖了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3个地级市(州)。这些地方的胎心监测仪的发放,在没有物流能够送达的情况下,就靠在各个市县的社会组织来组织志愿者运送,志愿者排除万难,不远千里将胎心监测仪送到孕妈们手中。
给大家分享一个短视频,这个视频是,2月15日,武汉下起了雪,志愿者们冒雪把呼吸机送到医院。这是我们的伙伴送物资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湖北开展抗疫行动之外,在全国,壹基金多个项目的伙伴从除夕夜就陆续在湖北之外加入到这场抗疫行动中,协调物资发放、协助本地社区开展防疫行动。包括:开展防疫知识宣传、社区排查、入户调研、环境消杀、防护物资发放、防疫站点设置等工作。
大量本地的社会组织参与
这次壹基金的抗疫工作和以往的救灾工作一样,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本地的社会组织参与。有他们,我们才能做到除了在社会各界极度关注的武汉、黄冈等地的医院外,还能给湖北其他大量的市县、乡镇的医院送物资,在湖北覆盖17个市州,支持了湖北996家医院和521个社区。一线情况瞬息万变,这91家公益机构就像是处在湖北省的毛细血管,随时感知需求的变化,发挥属地化救援的特质,把物资运送到更深入的腹地。
湖北的这996家医院中,其中有很多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当时全国的关注点都在武汉、黄冈等地区,而这些县、乡镇的医院也是物资缺乏的,用我们的伙伴的说法:那就是在“裸奔”啊。举个例子,1月29日,有个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反馈已经没有护目镜可用,医院群里在讨论用废胶片自制护目镜。就在这时,壹基金捐赠的护目镜及时到了。
党员抗疫婆媳的故事
7月也恰逢建党99周年,我讲两个志愿者中的党员的故事。
特别要介绍的是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这个项目在全国各地设立社区志愿者救援队。他们当中有很多党员。
下图中的这两位妇女,被我们称为“抗疫婆媳”,80后儿媳与50后婆婆都是党员。儿媳名叫王岩英,壹基金安全家园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芦阳街道城北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王岩英请婆婆彭淑玉照顾5岁的小儿子,随即第一时间返回社区与支部书记商量安排社区防疫工作。
不久,她的婆婆彭淑玉也赶到了社区,对儿媳说道:“放心,娃娃都安排好了,他爷爷在家照顾他们,我就跟你一起‘抗疫’”。就这样,39岁的王岩英和她69岁的婆婆彭淑玉组成“抗疫婆媳”,奔走在“防疫一线”,成为了最佳拍档。
哪家居家隔离群众缺了什么,一个电话,她们就化身“采购员”跑去菜市场、超市、日用品小商铺,大包小包往群众家里搬。晚上先到人群易集聚的广场巡逻一圈,到居家隔离群众家了解生活情况后,又回到社区与社区关注人员共同汇总数据,录信息。一晃夜深了,王岩英就骑着“小马儿”载着婆婆彭淑玉,婆媳俩伴着路灯回家。
“师傅,您从哪里来的?给您测一下体温”。这几句话,47岁的苟小华记不清每天要说多少遍了。
苟小华是壹基金安全家园倮波乡干海子村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2月5日,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倮波乡决定成立交通检疫留验站,把好全乡的大门。他作为交通部门联络人,负责瓦岗村和留验站的筹建。
建设留验站不是简单的事,留验站由应急分队、卫生、交通管理员等部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大家彼此又不熟悉,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现场几个党员提议,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苟小华成了临时党支部书记。于是他以身作则,在短短的几天内安排大家各司其职,每天都在留验站勤勤恳恳地带领大家开展工作。
除了党员,他们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是抗疫前线最可爱的志愿者,在这场战役中都奋力保护着共同的家园。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多做了一点点。作为“老”党员,我也很骄傲,因为我知道和我一起战斗的很多志愿者们有党员,我很高兴,同样作为党员,我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因为党员,他们就在大家身边!们,因为党员,他们就在大家身边!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壹基金。谢谢大家的聆听!
搜索“国际公益学院”小程序,关注“我是乐天行动派”线上午餐分享会栏目,获取更多直播实录!
文章来源: 公益网校POA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