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由初期的单个组织行动,进入相互合作的时代。但是,民间组织在将环保话题带入公众视野并推动公众行为转变、推动政策变革、实现对企业有效监督的能力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自身能力建设和国际交流上予以加强。

——国际公益学院代理院长 黄浩明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保护的深度关注,恰恰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2018年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举行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中国角”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称,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包括各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界、公益组织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秉承中华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和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支持中国政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和政策,中国企业家和公益界做出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环保民间组织的源起与困境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发展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污染压力、能源安全挑战和气候威胁。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逐渐实现战略转身,从政府到民间,活跃着积极的变革力量。其中,民间力量尤令人瞩目,他们数量可观,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加强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和环境监督,对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公众的环保行为。

早在1995年,“自然之友”发起了保护滇金丝猴和藏羚羊行动,被视为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环保民间组织从公众关心的物种保护入手,发起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树立了环保民间组织良好的公众形象。1999年,“北京地球村”与北京市政府合作,成功进行了绿色社区试点工作,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始走进社区,把环保工作向基层延伸,逐步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接受。2003年的“怒江水电之争”和2005年的“26度空调”行动,让多家环保民间组织开始联合起来,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目标一致而行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由初期的单个组织行动,进入相互合作的时代。环保民间组织活动领域从早期的环境宣传及特定物种保护等,逐步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国家环保事业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

然而,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真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既是人类文明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环保民间组织的舞台。现阶段,国内环保组织依然面临着与政府、企业对话不对等;组织的发展受制于资金的限制;从业人员薪金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福利保障;参与政策制定和社会监督渠道缺失;受限于自身组织能力建设,没有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致使组织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等问题。

所以,需要意识到,民间组织在将环保话题带入公众视野并推动公众行为转变、推动政策变革、实现对企业有效监督的能力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自身能力建设和国际交流上予以加强。

促成慈善家的联合行动

 

2018年10月,作为历史上首个也是最大的专业全球环境保护组织、联合国大会的永久观察员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以下简称国际公益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商定未来将在自然保护与生态文明等领域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培养中国慈善领域优秀人才,并合力设计研究与实践项目,推动中国生态保护领域研究能力建设。

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于2015年,由比尔·盖茨(Bill Gates)、瑞·达利欧(Ray Dalio)、牛根生、何巧女、叶庆均五位中美慈善家联合倡议发起。五位发起人中,瑞·达利欧(Ray Dalio)、牛根生、何巧女深度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因在国际公益学院创立之初就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注入,其表现之一,是以环境保护为纽带,提升中国和国际慈善家对于自然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和理解。

2017年10月,国际公益学院全球善财领袖计划(GPL)主修课程之“公益金融与自然保护”在摩纳哥、英国进行,历时13天,共计28位企业家学员参加。“环保”是企业家学员们在摩纳哥的重点学习和研究课题。善财领袖们深度学习摩纳哥皇室慈善、海洋保护等课程,共计参访10家机构,达成10余项合作意向,涵盖:天然橡胶慈善博物馆、信息科技慈善、精准扶贫、中医药植物保护等;并且,国际公益学院、巧女基金会、牛津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所、Pathera大型猫科动物保护协会合作设立“国际公益学院自然保护联合行动培训中心—大型猫科动物保护项目”,为中国自然保护领域相关机构从业者量身定制以“国际化课程与保护区实践相结合”为特色的野生动物保护专项管理培训项目。环境保护不是孤立存在的领域。2016年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到2030年,如果叠加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计算,繁荣情景下,低气候变化影响将使贫困人口额外增加300万,高气候变化影响将达1600万。可见,气候变化越大对贫困影响越大,扶贫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公益学院在课程的设计上关注跨领域的对话与行动,破解课题间的关联性,以求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2018年9月27日—10月3日,国际公益学院善财专题课《艺术慈善与社会服务》落地日本直岛。直岛曾经为炼铜企业生活区,二氧化硫烟雾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产业废弃物,让整个岛屿都备受牵连。直岛命运的改变源于日本慈善家、前倍乐生控股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福武总一郎,他通过“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经济是文化的仆人”等哲学理念,把一个被工业污染的小岛用艺术设计的手段改造成一个环保、低碳的绿色岛屿。福武总一郎是国际公益学院的老朋友,于2017年与国际公益学院共同搭建起“艺术活化乡村”的国际合作平台,并联手中国慈善家、国际公益学院GPL学员董方军在山东桃花岛复制“直岛模式”。董方军称,生态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借鉴以艺术与文化实现社区营造的“直岛”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乡村本土特色的 “处处皆艺术、人人都幸福”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桃花岛上,宫岛达男“时间之花”已揭牌开馆,艺研柒号艺术馆、刘玉堂文学馆、李怀杰艺术馆等已完成开馆,此外,桃花岛正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省淄博农业局合力建设农业园,星空房也正在安装中……在践行艺术慈善变革融入中国,桃花岛实现了“艺术—环境—人文”的有机推进,在提升居民生活福祉方面,“桃花岛艺术活化乡村”项目具有启示意义。

推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专业化进程

 

全球善财领袖计划(GPL)是国际公益学院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秉承以“善知识”为核心,构建现代公益慈善知识体系,采用“理论引导、实践引领、行动至上”的教学模式,以实践和创新为基本准则,国际公益学院开设以全球善财领袖计划(GPL)、国际慈善管理(EMP)、工商管理博士(DBA)和公益网校(POA)等课程为主,以专题课程、公益认证课程及公益奖学金课程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为中国公益行业提供全球顶级慈善学习平台和资源。

目前,已有上千位新时代的慈善家和国际慈善管理人才就读国际公益学院课程,同时,学院还为三千余位行业中坚力量提供了专业提升课程。在2019年校友发展报告中,校友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领域中,与环境直接相关的占到22.65%。 

“经过EMP-ELP项目的学习,我很显著的感受是视野变大了,突破了原有目标的‘局限性’困扰,对于领导力的理解更为深入和有信心,推动了更多有效的跨界合作计划。”作为国际公益学院2017年度首届哈佛达利欧奖学金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EMP-ELP)校友、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说。自然之友是国内较早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本土环保NGO。张伯驹说,“作为一家本土环保NGO,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以本土的视角找到本地化的解决方案。” 面对问题,张伯驹更看重有效的行动,“公益组织面对环境破坏事件,不能总做悲情的角色,而应该通过专业的力量直入问题的核心。”担任自然之友总干事初期,曾经有前辈跟张伯驹说,“你应该是一个leader(领导者)”,但张伯驹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manager(管理者)。他认为中国的NGO现在最缺的就是职业经理人,看起来有点没追求的人,“大家全谈理想了,谁看财务报表呢?”

加快整体发展和提升,促进专业化,是环保民间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哈佛达利欧奖学金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EMP-ELP)由国际公益学院创始人瑞·达利欧和达理基金会资助,国际公益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共同推出,主要为在国际公益学院就读的EMP卓越学员及校友提供赴哈佛进修慈善领导力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其领导力和创新力,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好发展。

作为国内第一个国际公益学院,促进民间组织的专业化,确定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帮助环保民间组织的规范化,增加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的比例和机会,帮助环保民间组织的志愿行为和组织免税、登记和法律救济等办法,以推动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教学过程中不断践行的使命。

2020年,国内首个将工商管理和公益慈善相融合的DBA博士学位在国际公益学院正式开课。该项目专注培养深谙商业运作逻辑,兼具公益慈善视角的跨界领袖,为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同时引导企业增加科学研究的投入,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搭建平台,提高对外合作软实力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已上升到政治和外交层面,中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面临着如何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同时又需要与发达国家紧密合作。在这个左右逢源和相互挤压的合作机制中,中国政府需要利用民间合作机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提高中国对外合作的整体软实力。

国际公益学院作为中美慈善家联合的作品,利用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于2016年1月和8月分别承办两次东西方慈善论坛,为中国慈善家走出国门,搭建了高端国际平台。

2018年1月 ,“第四届东西方慈善论坛领袖峰会”再次将主题聚焦于“联合行动永续蔚蓝”。本届峰会特别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号召,以及 《巴黎协定》中世界各大国对遏制气候变化的世纪承诺,制定“东西方可持续发展联合行动框架”,并通过东西方可持续发展联合基金(UF)的运作方式,引导和支持更多绿色投资,促成世界慈善家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自然保护领域合作展开全球联合行动。

目前,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低于预期,迫切需要新型伙伴关系增添动力。各国政府或联合国都不具备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全部资源或能力,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种由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无论是全球层面还是中国的最新数据都表明,慈善界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倡导推广和资金支持方面已经做出积极贡献。东西方慈善论坛从创建伊始就倡导和推动东西方慈善界“行动行动再行动,联合联合再联合”的理念,全球海洋保护行动联盟正是东西方慈善家为了应对海洋保护领域的挑战而采取的联合行动。

2018年,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举行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中国角”上,由国际公益学院、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阿拉善基金会、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市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等10家中国的公益组织、基金会、研究机构联合发起“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旨在支持中国政府落实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等国际承诺,并号召中国和全球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公益学院发起人之一牛根生先生作为中国慈善家代表宣读行动倡议书,呼吁中国的慈善家及其基金会积极参与,努力筹措中国气候变化的绿色基金,体现中国社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巴黎协定》的支持。

中国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仍制约着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在政策、机制和综合治理方面,都需要漫长的实践和提升过程。在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和促进有效的国际合作领域,环保民间组织需要与政府、企业、媒体等主要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和增强。

在2019年世界水日到来之际,国际公益学院、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和Roca北京艺术廊联合主办 “未来城市的水”益论沙龙,借“世界水日”之机,穿越50年,反观今日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和策略,旨在号召公众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国际公益学院ELP学员王利民表示,中国的水资源面临着分布不均、整个长江流域下游缺少泥沙运动、水浑、水生生物种群在下降的真实挑战。未来50年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生态环境中?益论沙龙作为国际公益学院对外展现观点的阵地,与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等保持战略合作关系,聚焦公益热点,对话业界权威,记录观点交锋,在讨论中引发全社会思考,成为引领中国公益舆论发展的风向标。

拓展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随着社会治理的进一步深化,环保民间组织积极拓展行动范围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巴黎协定》的签订并不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结束,而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开始。在未来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中国民间组织要扮演什么样的国际角色?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是值得研究和深思。我们期待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加速对空气污染的有效治理,协同效应潜力巨大。如何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是中国迈向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步,借着国际减排共识的东风,中国可以加快前进的步伐。建立低碳社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民间组织的重要义务。如何倡导公众参与推动绿色出行,共建低碳家庭,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和优势。

第二,进一步明确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落实,尤其在贫穷地区的适应工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不仅是环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的问题。在扶贫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将适应、减缓和减防灾的视角纳入到国家扶贫战略规划和实施中。引导慈善家的关注,科学设计公益项目,提升善款使用效率。

第三,搭建平台,推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走出去,参与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由于人口、经济体量、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总量巨大,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影响。在促成《巴黎协定》的过程中,中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按时提交的INDC目标和关于碳减排的承诺,为许多国家做出了积极的榜样,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巴黎找到共识空间搭建起沟通场梁。

第四,推动中国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在南南合作方面的承诺也有待更细节的落实,让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最贫穷脆弱的人群真正受益。鼓励中国青年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培养青年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力和领导力。中国本土的环保组织与部分在华的国际环保组织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摸索和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实践和方案,而这样的实践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启示和推广价值。因此,国际公益学院有责任参与发展中国家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推动南南合作事业的全面落实。

第五,建立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环保民间组织,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到2019年12月为止,中国拥有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咨商地位的组织仅有72个,而美国达到了1108家,是中国的近15.4倍,就连印度都达到286家,是中国的4倍,这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相适应。因此国际公益学院要配合政府,鼓励、并搭建桥梁,争取有更多的民间组织获得参与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咨商地位,同时在教学中提升组织自身专业能力,建立具有中国元素的国际民间组织,引导中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事务,有效配置民间组织的社会要源,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贡献。

总之,后巴黎时代,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既拥有机会,也存在挑战。新形势下,国际公益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从引导组织练好内功到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从培养职业公益人到培养榜样型慈善家,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大力量。我们也期待中国的慈善家和环保民间组织在推动中外气候变化应对和适应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谋一席之地。

(作者:黄浩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代理院长、教授;王阳,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共传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