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一桩又一桩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浮出水面。

6月26日,贵阳中加新世界国际学校教师刘某猥亵多名小学女生,被警方刑事拘留。早在13年之前,此人在担任贵州省某县任小学校长时,就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此事一出,举国哗然。

7月1日,辽宁省葫芦岛绥中县一小学校长,对多名未成年学生遭性侵猥亵被公开,涉事校长已被刑拘。

7月9日,江苏盱眙县一小学的55岁男教师,因涉嫌猥亵未成年女学生,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该校共有1200多名学生,其中有200多名留守儿童。

7月10日,涉嫌猥亵9岁女童的新城控股原董事长王振华被正式批捕。

......

与学生朝夕的“老师”,做儿童公益的“企业家”,多么神圣受爱戴的职业,却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儿童性侵的案件好比一枚定时炸弹,丢到人群中会震破公众的神经。儿童所面临的性侵困境,比我们想象得多和严重,毫无疑问,没有人性的“恶魔”无处不在,他们对未成年人伸出黑手,将他们拉到深渊。林奕含的自杀悲剧,或许只是万千受到性侵少女里的一例 ,而那些受伤却无法言语的未成年人,背负的是一生的心理阴影。

 性侵儿童案件曝光数量增长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数量正在上升。

根据“女童保护”组织项目统计,从2014年开始,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越来越频发,被媒体曝光的案件数也在不断增长。

从2013 年至 2017 年,每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 14 岁以下儿童被性侵的案例分别是:125 起、503 起、340 起、433 起、378 起。

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说:“儿童性侵害案件,其隐案曝光比例是1:7。”也就是说,每曝光1起案件,实际上是发生了7起性侵案件,只有1起进入了司法程序。

2018年5月29日,最高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猥亵儿童罪这一罪名近五年来一直呈现上升态势。”

事实不容乐观。

2019年3月2日发布的《“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曝光性侵儿童案例317起,受害儿童逾750人。

从2013年到2018年这6年内,被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就有2096起,平均每天1起。而被害儿童的比例中,女性占比95.74%,男性占比4.26%。

 留守儿童极大的危险是“被性侵”

 

2019年3月26日,江西省检察院首次发布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8年,江西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强奸、强制猥亵、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353人,起诉328人,同比分别上升47.7%和30.2%。

2019年5月,江苏省检察院发布了一组数据,说明性侵困境未成年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以及流浪未成年人等)的案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从江苏受理审查起诉的侵害困境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来看,性侵类案件的占比,已由2016年的七成增加到2018年的八成。

这类未成年人,包括孤儿、父母监护缺失或无力监护的未成年人、贫困家庭未成年人、重残重病未成年人、流浪未成年人等。

他们因为缺乏监护,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往往也会成为遭受侵害的对象。

曝光的只是冰山一角,农村儿童安全问题亟待提高重视。

公开报道的农村性侵儿童案例中,熟人犯罪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熟人包括教师、邻居、亲戚、同村人。

因案发前与未成年人认识而更易接近,再凭借体力优势、特殊身份或地位,侵害更易得手。而在监护缺位前提下,施害者临时起意的性侵儿童案件也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也使得儿童孤身一人、毫无自我保护意识时,施害者有机可乘。

经济发展了,儿童保护的文明意识、法治却没有跟进。

几十年来,进城的农民工为现代化贡献了年华。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很多孩子无力抵御来自外界的凶险。

有些孩子也开始对世界怀有深深的敌意,他们成了悲剧主角,溺水、自杀、被性侵、误入歧途……

这个数字还在扩张。

 游戏里对未成年人的性骚扰 

2019年8月份,触乐网发布了一篇文章《一个13岁的女孩会在游戏里遇到多少性骚扰?》,一时间引起了成年父母的关注和担忧。

作者描述了他和数名同事,以虚拟的少女角色玩了大约10款儿童游戏。

他们发现,在游戏另一端,陌生人会用游戏内几块钱的衣服和充值道具做为诱饵,哄骗未成年的游戏玩家“拍摄裸照、发送用桌角自慰的照片、到厕所去拍摄隐私部位高清照”来换取。

文中提到,欧美国家将诱骗儿童的人称为“性捕食者”(Sexual Predator)。游戏功能设计也让人不解,签订“宠物协议”,即“让一个玩家成为另一个玩家的宠物”,这样极易让未成年儿童成为性捕食者的猎物。

不只有女童成为猎物,年纪小的男孩一样也是狩猎目标。

追溯到2017年,微博用户黑客凯文举报儿童游戏《小花仙》中存在大量的恋童现象。当时,淘米的官方下回了世界频道聊天和留言板功能。

本该起到监管作用的游戏方,就这样无所作为。但似乎并没影响到恶魔继续做案,侵犯过女童的人,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惩治。

那些人可能还在游戏里,用另外的方式,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下一个女童。

之后,许多人看到有人一直在公屏刷下流的话,发现了儿童游戏中隐藏的黑暗秘密。

大家站了出来上报管理员,但声音太过微弱,并没有引起游戏方的重视。

似乎在互联网的波涛之下,“儿童保护“的声音只是小小的一片浪花。

 用廉价裙子引诱未成年人 

还有一则有关未成年儿童的网络事件,也足以引起关注。

源自欧洲的“洛丽塔”风格的裙子,深受一些女孩儿的喜爱,可是这种裙子售价动辄上千元一件。

2019年8月初有报道称,在闲鱼App上发现有卖家销售的“洛丽塔”裙子,仅标价1元甚至几毛钱的低价出售。

这些卖家的商品销售页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均在商品描述中标示只支持在其所在地区“当面交易“。有消费者提供的截图显示,甚至有卖家直接打出了“一pao一件”“一炮一件”等暗语。

此前有媒体报道,除了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亦存在此类情况。

这些天,作者查询了一下闲鱼APP,发现卖家在销售洛丽塔裙子中没有了暗语,也标了衣物的价格。

但另人怪异的是,有人“一边卖洛丽塔裙子,一边卖性玩具“;有人”只支持自提、当面交易“;还有人标着衣物价格,内文却写着“lo娘裙子免费送,感兴趣的私聊“。

这些人共同特点都是9月份新注册的用户,根本没有过以往正常的交易行为。

换汤不换药,成年人看得懂,评论中也有人写着“新闻都报道了,还做这个事“。

可是,对于我们担忧的未成年人,网络世界依旧充斥着波涛和暗流。

这无疑又是一场场性捕食者的骗局。

类似以小恩小惠骗取受害人信任的网络性侵犯罪还很多。

“犯罪信息库”预防性侵为先 

面对频频曝光的儿童性侵事件,除了严惩罪犯,预防工作也尤为重要。

首先,提高儿童防范意识,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女童保护”项目主要发起人孙雪梅认为:“在12到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逐渐有了懵懂的情愫,诱奸中有的就是利用了孩子的崇拜心理。”

特别需要父母重视的是,关注网络时代下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变化,对孩子做好必要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加强与未成年子女的沟通,全面履行好父母职责。

除此以外,还需要学校、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多侧面共同努力,才能形成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合力,建立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措施,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019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四件强奸、猥亵儿童的典型案例,即韦明辉强奸幼女被判处死刑案、小学教师张宝站猥亵多名女学生、蒋成飞以招募童星为名诱骗女童正在网络空间裸聊猥亵案、李堉林猥亵男童等。

最高法刑一庭负责人表示,性侵害儿童犯罪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严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历来坚持零容忍的立场,对犯罪性质、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绝不姑息。

我们拍手称快,终于等到了这么一天。

紧接着,2019年8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在相关会议上介绍,检察机关将建立全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推动形成涉及未成年人相关行业入职查询和从业限制制度。

这个库的建立意味着,在法律之前,我们的未成年人多了一重安全隔离保障。

 “犯罪信息库“就是重在预防性侵儿童的犯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8月8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披露,过去10年,在该院审理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性侵类犯罪的受害人数占到一半以上,其中校外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白皮书还显示,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问题,大量网络载体、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频发的校园欺凌恶性事件中,网络欺凌日益严重。

白皮书显示,儿童受性侵案件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在一中院审理的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当中,被害儿童最小的只有4岁,主要被害年龄段集中在6至10岁,占近半数。

 对此,白皮书建议,要尝试推行“强制报告”义务,建立未成年人从业禁止人员库;立法互联网信息分级制度,全面规制涉未成年人不良网络信息,从顶层设计优化未成年人保护环境。

 保护孩子任重道远 

澎湃新闻搜索以往的判决书显示,多个案例中出现遭性侵的幼女患上精神障碍的情况。

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总督导隋双戈博士称:“儿童遭到性侵后,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高达94%,如果这些症状一个月内没有好转,就可能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时间越长,负面影响越深远,越难处理。”

到最后,受过伤害的孩子还可能受到二次伤害。

司法机关办案、媒体报道、家人及亲友邻居的评价,都会无意中给受害家庭和孩子的伤疤上“撒盐”。

孩子往往感到被忽视或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亦或是孩子得不到家庭的爱和支持,还会自责自罪,甚至破罐破摔。

“一起性侵案件的发生,对于家庭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女童保护创始人孙雪梅说过。

从此,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轨迹都可能会从此改变。

曾经热播的韩国电影《素媛》,就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由这个案件的推动2012年韩国推出化学阉割。

现实中素媛在16岁生日的时候自杀离开了人世。

直到现在,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未必敢看这部血淋淋渗透人性的电影。

最近,因性侵13岁未成年少女,躲避了40年美国法律制裁的法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凭借新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银狮奖。他无法到场领奖,只能独自坐在台阶上回复庆祝短信。

当这些人的名字与“性侵”、“性骚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时,他们就是臭名昭著的罪犯。

我们并不用同情他。

在讨论“儿童性侵”的节目中,阿米尔·汗提醒孩子,不要盲目尊重长者,如果长者对他们做出不当行为,一定要勇敢说出来并反抗。

儿童性侵真实而残酷的存在着,面对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真相走向共识,我们永远向儿童性侵说“不”!


文章来源 | 发展简报

图片来源 | 发展简报

网站编辑 | 卢玢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