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2018年书单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爱好之一就是读书,从2012年开始,盖茨每年会在夏季和圣诞假期前,向公众推荐值得读的图书,内容从科幻小说到人类历史、从企业管理到个人传记,其中总会有让你感兴趣的内容。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个“鬼故事”。

《林肯在中阴界》

乔治·桑德斯

乔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是享誉世界的当代杰出短片小说家之一,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曾入选 2013 年美国《时代》杂志百大影响人物榜。《林肯在中阴界》是桑德斯的第一个长篇小说,也是他酝酿了20年的创作突破。凭借这本小说,桑德斯获得了英语世界最重要文学奖之一的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成为第二个获得这一奖项的美国作家。对于桑德斯而言,这是一部代表了创作可能性的作品。而对于读者而言,这是一部在灵异风格的外衣下思考时代、信仰、死亡和同情的作品。

亚伯拉罕·林肯在许多美国人眼里是最伟大的一位总统。1862年2月的一个晚上,时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十一岁的爱子威利因伤寒症去世。但在这一晚,林肯得走出痛失爱子的哀伤,因为他不仅是威利的父亲,还是国家之父,而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内战之中。故事从这里开始。外忧内患之下,总统林肯偷偷前去公墓,揭开已经合上的棺材,伸出双手拥抱儿子已经死去的身体。而威利正站在一旁,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这时的威利已身处“中阴界”(Bardo)——鬼魂离开身体,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卡在现世和另外的世界之间的状态——与许多其他已死的鬼魂一起。

但这本书不只是总统林肯和威利的故事。这是无数在世间饱受压迫、漠视和错待的小人物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战争中死去,也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战场之外死去。桑德斯借用了佛教“中阴界”的概念,借由这些鬼魂的抱怨和争吵,讲出了这些故事。

乔治·桑德斯

桑德斯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开车经过Oak Hill公墓时,同在车上的表妻弟指着山上一块地穴说了一段关于林肯总统的逸闻。那是1862年2月,南北战争胶着之际,林肯年仅11 岁的爱子威利病逝,林肯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葬礼结束后,传说林肯数次独自返回Oak Hill墓地的地穴,抱起他死去孩子的尸体,陷入悲痛久久不能回神——这个画面在他的头脑中生根发芽了近20年,最终“林肯回忆录”中的形象与“圣母怜子象”融合,成为他的小说最重要的画面。

“但我很害怕去尝试如此深刻的一个话题,直到2012年,突然意识到我不再年轻了,不想成为最后别人需要在墓碑上刻着‘一直害怕尝试某项让他胆怯但又一直心心念念的艺术项目’的那位可怜的作家,我决定开始以探索性的方式来做。”

 美国内战

这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洛拉·杨(Lola Young)评价称,“这本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独创性,以及结构和写法。这本书能让你思考很多东西,思考和死亡的和解,你自己的,以及挚爱至亲之人的。”

桑德斯几乎全篇采用独白与对话的形式,从166个鬼魂的视角讲了一个个温馨、有趣又悲伤的故事。这些鬼魂都维持着死时的状态,大多肢体残破,但还是不愿意承认已经死去,只是认为自己生了很严重的病,只要病好了他们就可以弥补以前的遗憾。Hans Vollman死于新婚之夜,他的朋友Roger Bevins III则是殉情自杀,威利本来应该不会困于这里,因为小孩子很少有困住他们的遗憾,但是因为父亲林肯的到来,他也决定留在中阴界。有鬼魂在林肯到来时穿过他的身体,并看到他面临着丧子之痛和内战的舆论谴责,以及他对未来的悲伤——“将有更多的孩子丧生在战争中”。

这一个个故事都像在提醒我们,正如莱辛说,“无论一个人在世间行何道,必须记住世人皆苦。” 又或者如书中所说,“一切都令人悲伤,这是自然的法则,世界的本质。每个人都一样经历着爱与被爱,经历着失去和死亡。” 这些故事也因此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所爱的一切终将会消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与爱?答案也许就在书中。“巨大的悲痛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一旦我们能够直面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进的步伐。”

圣母怜子像

这本书以历史为背景,但对如今的时代也有重要的意义。桑德斯本人则在领奖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我们是应该以排斥他人、负面投射和暴力应对恐惧,还是应该采取古人的信仰之跃,尽力以爱回应?在这种信仰中,他人也不再是他人了,而是另一天的我们。”

《华盛顿邮报》的采访者问桑德斯,“就像林肯当年被数百万美国人唾弃厌恶,称他残暴专制一样,如今的特朗普总统是不是也有类似之处?”桑德斯回应说,“林肯可能曾经是一个典型的种族主义的男孩,但在后来的三年中,他的同情扩大到所有人——他的士兵,还有三百万被奴役的美国人,所以我们爱戴他,即使有仇恨向他袭来,他也没有回应仇恨者。但是现在是相反的。同情从所有人缩到极小的范围……”在不同的访谈中,他都曾说,“从过去的政治走进现在的政治环境是很有趣的,林肯最为伟大之处在于善于接受意见,这对于今天的政治也有借鉴意义。”

比尔·盖茨

有些书内容迷人、意义模糊,使你在读完后很想与朋友讨论讨论,这本书就属于其中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

图片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

网站编辑|瞿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