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nnan)在瑞士因病去世,享年80岁。安南生于非洲加纳南部的库马西市,是一个部落酋长的孩子。对于在电视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八零后和九零后来说,几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一个固定词汇,这位喜欢穿炭色西装、留着山羊胡、有着黑色肌肤和灰色头发的老人,平静温和,在新闻联播里频频出现。

这位“世界的总管”在1997-2006年担任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1962年,24岁的安南进入联合国工作,他精通英语、法语和数种非洲语言,极具人格魅力和幽默感。在成立于1945年的联合国,与其他秘书长相比,安南有很多独特之处:他是第一位从联合国系统内部产生的秘书长,联合国历史上首位黑人秘书长。他的任期跨越了两个世纪,并在任期内的2001年,与联合国同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一切都说明,他对联合国一直以来的位置和所做的事情,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他所处的时代,也让他在联合国所做的事情有更为特殊的历史意义。

图丨视觉中国

15岁时,安南进入加纳的一所精英学校就读,在他的青少年时期,曾担任加纳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副主席。他的同学回忆安南时曾说道:“他非常可亲、活跃,聪明而颇具人格魅力。”后来,安南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麦卡莱斯特学院专攻经济学。有一次,院长在集会上介绍安南说:“安南肯定会成就非凡,有朝一日会成为世界领袖。”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安南在日内瓦国际高级研究学院读经济学研究生的课程,国际法教授阿比萨哈布评价道:“他有感知问题、捕捉问题、分析问题、阐明问题的智慧”。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安南赴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6年12月,安南接替加利,被任命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奥布尔赖特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天生就是领袖。虽然没有魁梧的身材,但他的举止令人肃然起敬。他说话温和,但声音明快,语调动人,比起古板的加利,这是一个令人欢迎的变化。”当时联合国的一位副秘书长马拉克古尔丁这样评价安南:“虽比不上加利的学术水平,但他更为文雅、更为善良。安南好像一股新鲜的空气,让联合国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安南任职秘书长期间中,正是世界两极格局终结后不久。世界各地的危机频发,联合国的角色迎来了新的变化。

从进入联合国到称为秘书长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安南见证了波黑战争、东帝汶维和行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9·11”事件、美伊战争等众多国际事件。而人类面临的新的威胁,是贫困、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此同时,联合国内部有重重的问题,世界各国也按照各自的利益诉求形式,联合国的地位和声望处在一种很危险的困境中。

而安南和其他秘书长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改革精神。为了解决新时代面临的问题,安南决定改革联合国,以应对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1997年,安南把《革新联合国:改革方案》的提议交给会员国。他重点提出精简人员,减少六成,取消重复劳动、改善联合国的形象。他的大部分提议得到了联合国185个成员国的认可。

图丨摄图网
 
“9·11”事件后,反对恐怖主义成为联合国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有评论认为:“安南担任秘书长的10年,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最为繁忙的10年。他也成为联合国历任秘书长中出访战乱地区最多的一位。”

善于在多方之间斡旋“救灾”的安南,被称为“国际消防队长”。其中这位出色的外交家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在调解1998年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虽然他成为联合国秘书长时获得了美国的大力支持,但他并没有因迎合美国而伤害伊拉克的利益,坚持由联合国安理会来仲裁伊拉克是否违反武器核查协议。

在1998年的伊拉克核查危机中,安南让人们看到了他高超的外交才能。

在美国准备对伊拉克发起进攻之际,安南决定去见萨达姆,希望用自己语言的力量说服他。出发前,安南曾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通话。奥尔布赖特的助手在几米之外听到了她在电话里的喊叫:“这件事你绝对办不成!”

对于此次见面,安南曾在回忆录里曾写道:“我知道,伊拉克政权在整个过程中寻求的是一种尊严和尊重的感觉。这与中国人强调不丢面子的传统没有什么不同。”安南的目标是明确的,给萨达姆一个台阶下,让他同意恢复核查。

关于这个过程美方的反应,安南在回忆录里记载道:

奥尔布赖特一如既往地开门见山:“这里的每个人都关心你是否真正了解我们的态度有多么坚定。”我回答说:“当然,我知道美国和伊拉克的利益和态度。”我解释说解决方案很简单:新的核查团队将由联合国特别委员会的专员领导并由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正式人员组成,受联合国特别委员会执行主席巴特勒指导。其它有外交背景的成员将由我本人和巴特勒共同任命。奥尔布赖特显然没有被说服,她发出了那种我很快将非常熟悉的警告:“即使这次能达成妥协,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说,与伊拉克的妥协是最糟糕的交易”。

在巴格达,萨达姆聊了一阵后,安南掏出了一盒烟,古巴主席卡斯特罗送给他的哈瓦那雪茄。根据《安南传》的记载:安南“注视了一下萨达姆,从盒中拿出两根,伸过去对萨达姆说:你吸烟吗?萨达姆看了好一会儿,对安南说:我只同我信任的人一块儿吸烟。安南对他一笑说:我也是一样,但你信任我吗。萨达姆也不知是否应该对安南表示信任,想了一下,他还是决定接过去,并对安南说:“我从来不与联合国的人一起抽烟,你是一个例外。”安南说服了萨达姆,使核查得以继续。

虽然这次斡旋的成果只保持了六个月,但安南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赞扬,评价他“雪茄的青烟代替了炸弹的硝烟”。

卸任前,安南曾在记者会上说道,他最大的遗憾之一是没能阻止伊拉克战争。他在这件事上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最后的结果只是半年多的和平。2003年12月17日凌晨,伊拉克遭受空袭。安南怀着悲哀的心情说:“今天是联合国和全世界感到悲哀的一天,这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难过的一天。”

2001年10月12日,安南赢得了世界的认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委员会表示,这一决定是为了表彰安南为创建一个“更有组织与和平的世界”所作出的努力。他在演讲词中说道:“今天世界真正的边界不再是国与国之间,而是强与弱之间,是自由与奴役之间,也是专制与受压制者之间。今天,不存在任何高墙能够将一个地区的人道和人权危机跟另一个地区的国家安全危机隔绝开来。”“当一个人的生命尊严不能得到维护,那就是整个国家灾难的开始。”

安南曾经做了一个“西西弗斯之石”的比喻,每次巨石被推到山顶,又滚落山下,西西弗斯需要顽强地重新开始。他说:“虽然有些石头从我们手中脱落并滚下山坡,但我们还是把一些大石头推到了高山的顶峰。当我不必再用肩膀抵住那些顽石时,我想我会怀念那座山。”

参考资料:《联合国秘书长:从赖伊到潘基文》,张贵洪主编,时事出版社,2010;《安南回忆录:干预: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生》,(加纳)科菲·安南、(美)纳德尔·莫萨维萨德著,尹群、王小强、王帅译,译林出版社,2014;《安南传》,(美)弗雷德里克·艾克哈德著,徐莹、王金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原文转自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夏歌
网站编辑: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