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北半球的很多地方都进入了高温“焖烧”模式。就连一贯凉爽的北极圈也出现了30度以上的高温,和10余起由高温引发的森林大火。

《自然》杂志近日刊文称,根据科学家对近14年极端天气的归因研究,三分之二的案例可归咎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变暖。其中,北半球变暖速度快于全球水平。

尽管我们已经在采取节能减排等措施试图减缓气候变化,但科学家预计,未来数十年,这种极端天气频发的现象不会逆转,只会更加严重。

《自然·通讯》杂志刊登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气候变化不能得到控制,到本世纪末(2070-2100年),中国的华北平原或因持续的高温天气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中东和南亚地区同样面临危险。

下面这篇推送则是北极熊在当下高温中已经遇到的危险——如果不改变,北极熊或在40年代内迎来灭绝。

在一片细碎的浮冰中,一只北极熊费力地向前游着。它试图趴在其中一块上,但这些浮冰都太小了,无法承受它的重量。

它已经连续游了多天,232个小时(9天)后,687公里之外,它终于找到了一块能承受它重量的浮冰。万幸,它能趴在浮冰上喘口气了。但在更多时候,人们只是在海岸边找到北极熊的尸体。尸检结果显示,这种善于游泳的生物死于溺水。

因为北极的冰川不断融化,北极熊不得不跋涉更远的距离寻找食物。

在垃圾桶中觅食的北极熊

至少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北极熊体力所能支撑的范围,它们最终的结局,是溺死在海中,或者饿死在无冰的环境里。

就在几天前,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一度达到32℃,让冰川迅速融化。

网友们评论,最该上热搜的事,没有上热搜。

NASA数据显示:过去40年里,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只剩下约350万平方公里。

研究北极气象的学者珍妮弗预测,2040年前的某个夏天,北冰洋上的冰层可能完全消失,这比10多年前预测的倒计时一下提前了60年!

“一个无冰的北极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人类难以承受的。”

如今的北极,有时比北京还暖和。高纬度地区的苔原提前变绿,虫卵早熟,迁徙的鸟类因此错过觅食时间,极地动物面临溺亡的结局。

北冰洋海域浮游生物聚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商业公司涌入北极,争夺自然资源。北极温度的升高还会让大气环流从低纬度地区带来热量,使北极的温度继续升高。

极地原本是整个星球的“空调”,能调节温度、湿度、天气。但如今它瘫痪了。CNN报道,瑞典、冰岛、芬兰、挪威这些深入北极圈的国家,今夏的气温已经破纪录了。北极圈内已经烧起数十场森林大火。高温热浪也席卷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多个国家。


截至7月,日本持续的高温天气也造成70余人死亡。韩国某地7月最高温达到了40.3摄氏度,打破了111年来最高纪录,导致近30余人丧生。
巴基斯坦遭遇50.2摄氏度的极端天气,创全球史上四月最高温。造成60余人死亡。
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今夏气温达到了51.3℃破了1961年的纪录。对脆弱的地球气候系统来说,一点点温度变化都是致命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 ~ 3摄氏度时,夏季北极海冰将消失,格陵兰岛厚度上千米的冰盖发生不可逆的融化。如果上升超过5摄氏度,冬季北极海冰也将消失。也许在我们有生之年,在有能力踏上北极这片净土之前,它和它的动物们,就已经消失了。

你知道一架从美国飞往英国的航班所需的燃油烧掉了什么吗?一平方米的北极海冰。

不可否认,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主因。虽然这是个宏大的主题,但试试看,用全球变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 

一种被称为“乐活(LOHAS)”的生活方式正在受追捧:

买当季水果蔬菜;
购买本地产品,降低运送燃料和多余包装消耗;
穿衣简单朴素,衣料多选择棉、麻等自然质地;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我们并非地球的主人,
只是穿行于此。
给北极熊和其它生灵留点活路,
能少破坏一点就少破坏一点吧。

原文转自 君行国际义工旅行
网站编辑: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