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圆满落幕。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荣获“2019年度责任先锋”,并接受《南方周末》专访。

以责任之名丨王振耀荣膺2019年度“责任先锋”

以下是专访全文

年过六旬的王振耀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公益慈善的讲台上。

自辞去民政部司长的职务后,九年来,他先后担起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两院院长。在各种社会职务与活动中间,他一方面不断呼吁企业家践行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他又不断鼓励更多普通人参与公益事业。

从司长到学者、专家,他经历社会福利的覆盖与慈善公益信息的公开,他见证并推动公益民间历史的跨越。

2019年7月26日举行的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中,他说:“中国公益慈善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能够与企业社会责任更紧密结合,发挥更大影响力。而目前的现状,与政府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相距甚远。”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包括企业家、各界人士和更多普通人参与其中。而他与整个业界的责任,就是为他们的参与,建立更大、更全的平台。“慈善不仅仅是大企业家们的慈善,真正的慈善力量是平民慈善,这是慈善的精髓。”他总结道。

“中国的企业捐赠一直走在前列”

南方周末:在人均GDP即将迈入10000美元的今天,中国的企业需要提倡怎样的社会责任?

王振耀:如果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那我们倡导的社会责任跟原来的社会责任一定不一样。我把这个时期倡导的经济称之为“善经济”,也就是经济向上、向善。这时候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包括科技、人文、健康、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都要能够体现一种企业的社会担当。

在过去,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保证就业、保证产品质量,但当我们处在“提升性发展”的环境中,企业的伟大和社会责任就在于要引领社会发展、成为先进的生产力。如果要保持企业的先进性,没有善、没有公益精神,恐怕很难坚持下去。

现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跟40年前不一样,也和10年前不一样。今天我们需要中国企业把眼光投向全球,真正展现天下观,在世界上展现善意,共担国际社会人类共同的命运。

南方周末:但从2019年7月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当中来看,2018年中国的社会捐赠总额为1128亿元,比2017年下降了26%。这个现象应该怎样分析?未来几年,企业做慈善、做公益会陷入低谷吗?

王振耀:全世界企业的捐赠比例都不高。美国是全世界慈善捐赠总额最高的国家,它的个人捐赠、家庭捐赠一般会占比总体量的70%以上,相应企业的捐赠比例就会较少。尽管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捐赠连续多年占全部捐款的50%以上甚至更高,其中民营企业捐赠连续多年在企业捐赠里边超过50%。

我希望在实际生活中,大家千万不要催促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给他们施加必须捐赠的压力。实际情况是,去年股票市场大幅波动,一些企业遇到经营困难,许多民营企业最终的捐赠金额都有所降低;而未来随着税收体制各方面的改革,大家对于企业捐赠份额的预期,应当更低一些。

但我认为,在捐赠数额下降的同时,企业也在逐渐走向自己,走向公益慈善的专业化。随着行业、政府政策的发展,想做有影响力的慈善,需要越来越专业化。在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大家想的都是行善积德,做点好事就行了,但后来慢慢发现,公益组织参与、慈善家投资的地方,往往是政府一开始没注意到,或者经费紧张的领域,随着政策一步步健全,对整个慈善捐赠事业的专业化要求就提了出来。

“慈善不要当祭坛而要成为圣坛”

南方周末:现在很多企业家们热衷去做慈善、推动公益项目,但有的企业家私德不检,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不时被曝光。这些负面信息引爆舆论后,公众一边质疑他们本身做慈善公益的初心,一边也会质疑慈善公益项目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对企业家这种现象,您怎么看?慈善公益中个人行为与机构好坏有没有必然关联?

王振耀:首先这涉及到现代企业家的原罪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曾经有很多政策的限制和空白。现在去追究这些企业家的过去,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应该有的行为,因为任何一个人,用放大镜去看,都会有无限的缺点、无限的毛病。

企业家做慈善时,把企业家自身的不足和慈善行为关联起来,我认为不妥。我从来不认为,用来做慈善的钱一定要纯洁无瑕。我原来在民政部时常给大家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个马上要执行死刑的杀人犯,说他临走之前身上还有几百块钱想捐出去,公益慈善组织接不接?

第二个层面是企业家触犯现行法律的问题。我认为,企业家触犯了法律,不能否定他曾经的慈善行为,或者认为他做的慈善项目都是假的。犯罪原因有很多,但不能因此简单粗暴地认定他的慈善行为都是有问题的。功过不能相抵,不要用一个优点,去推断这个人没缺点,也不要因犯罪,推导这个人一无是处全都是罪。如果他真的有不当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自有法律来制裁他,但如果他做的慈善项目对社会有益,那我们就要认可他的慈行善举。所以我认为要区别对待。

长期以来我们对慈善的要求太高了,在公众认知中,不管是慈善还是公益,都戴上了不能蒙尘的道德光环,希望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能高于普通人群,一旦公众发现做慈善的人有阴暗面就会诧异。当年感动中国获奖者丛飞对我说,“希望慈善不要当祭坛,上去了就下不来,而成为圣坛,走上去的时候很神圣,下来依然可以做普通人。”

这是一个转型,尽管这个转型会很难。但我一直在倡导平民慈善、大众慈善,让大家体会,我们每一个人,即使有缺点的人、会犯错的人都可以行善事。

“慈善公益项目发展井喷的时代将到来”

南方周末:企业家和企业能够成为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那在公益慈善领域,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拥有像比尔·盖茨、巴菲特那样在全世界都用影响力的先锋、重量级人物?

王振耀:首先要说,我们一定要乐观。中国人做慈善一直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散尽家财的范蠡,二战时期中国人民在上海、河南地区救助、收留犹太人等等。实际上,慈善已经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和精神融合融为一体。

如我们的企业家牛根生先生早在2003、2004年就开始承诺捐赠财产,甚至走在了“捐赠誓言”之前,而他在这些年来,与其他中国企业家一起,持续推动企业家做慈善、做公益,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近些年,中国企业家在这一批先行者的影响下,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捐赠誓言”中。

我认为中国社会在未来5到10年间,可能会出现慈善公益项目发展井喷的现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儿童、养老等各种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未来慈善公益、社会责任,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文章来源|国际公益学院

图片来源|国际公益学院

网站编辑|瞿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