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所以展示人们善良本性的慈善很早就成为了地球人的美德。
虽说“慈善不是钱,是心”,但很多时候,做慈善真的需要钱。问题是,钱从哪儿来呢?
据我所知,现如今在我国做慈善的钱,至少有以下 8 个来源:
01、自己出钱
有些人可能并不是很有钱,只是给贫困学生捐了几百块生活费,为他们买了些衣服文具;或者给孤寡老人、低保户买了些米和油,给无钱治病的求助者捐了点治疗费;也有人收养弃婴数十载,用一生去做环保……,他们是“独行侠”或者是个分摊经费的小团队,帮助的是别人,快乐的是自己;
有些人可能很有钱,会专门成立基金会之类的机构去做更多更大的事,盖学校、建图书馆、资助科学研究……他们帮助了很多人,推动社会进步,成为大慈善家,比如李嘉诚、邵逸夫、田家炳……他们的善行,受人称赞;他们的品行,众人景仰。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做慈善的钱都是自己赚的!
但是自己出钱行善,必须量力而行,这样也不会有太大负担,不影响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是一种可持续的行善方式。我们常说,要“爱人如己”,但是总有人爱自己不如爱别人。
比如有人一个月工资2700,并不算高,但每月却捐出2000去帮助别人,结果连养活自己都有困难,更别说养家了。有的人为做慈善欠债几十万,公司破产甚至把自家的房子卖了,然后和家人的关系很差,和老婆离婚的都有。对这种过度牺牲自己的利他行为,我们可以表达敬意,但真的不提倡大家效仿,因为多数人做不到。
02、大家捐款
很多公益组织做事情除了发起人或理事们出钱,也希望向社会公开募捐,即用大家的钱为大家服务。但公开募捐并不是你想募就能募的,按照我国的法律,必须先认定为慈善组织再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由于政策原因,我国的大部分公益组织是没有公募资格的,但是他们可以和公募机构合作。
像腾讯公益平台上的许多公益项目就属于合作募捐,非公募机构发起并执行项目,并以公募机构的名义向公众劝募,筹到的钱都进入公募机构账户。公募机构根据项目预算拨款并监督项目的执行和善款的使用。
在公募基金会下面设立专项基金,也是获得公募资格的一种方式。各种名目的专项基金初始资金都是由发起人支付的,也没有独立的银行账号,但可以用基金会某某专项基金的名义进行公开募捐,接受基金会的监管。
大家是否愿意捐款给公益组织,主要取决于该组织的愿景和使命是否切中社会的痛点,满足某个社会需求;是否具备有效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专业能力,是否符合捐款人的兴趣和价值观(有人认为教育很重要,有人认为环保很重要……),该组织的管理是否规范,财务是否透明,能否保证大家的捐款不会被浪费或贪污……
总之,够专业、很靠谱、我喜欢——是大家捐款支持公益组织的三大理由。
公益组织为了让大家自愿掏钱,也会绞尽脑汁——他们会给你打电话、发邮件、发微博、发微信,告诉你某个项目很不错,值得你捐款;他们会在地铁、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投放募捐箱、海报、视频,让你在心动的时候乐呵呵地捐出自己的钱;
另外,他们会邀请你参加各种有创意的筹款活动,徒步、马拉松、音乐会、晚宴、拍卖、游戏(比如冰桶挑战、饥饿24小时)……都是为了让你觉得特别有趣、很有意义、非常开心,然后掏钱;他们也会利用腾讯公益、淘宝公益等互联网平台,好项目多、透明度高,了解项目进度、成效、看财报和付款一样方便;他们也希望你成为长期捐赠人(月捐)或志愿者,深度参与机构的公益项目/活动。
来自公众的捐款,仍然是大多数公益组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而经济不景气、公益组织的不专业、不透明甚至行业丑闻都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捐款热情,进而影响公益组织的命运。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03、政府拨款
政府收了纳税人的钱,总不能全用来搞基建吧,也得提供一些惠民的公共服务什么的。但政府也不是什么事都得亲自做,所以政府会花些钱向社会采购专业服务。而公益组织尽管也被称为非政府组织(NGO),但很多时候也会接受政府财政给的钱。
香港、广州、深圳等地的政府都会向NGO(主要是社工机构)购买社会服务,经过公开招投标程序,中标机构就可承接社会服务项目,获得财政拨款。比如广州为每个社工服务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200多万元的项目经费,包括人员薪酬、机构管理费用等;中标的社工机构则向青少年、长者、残障人士等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并接受政府的严格评审。
还有一种购买服务形式,就是政府将钱直接发给服务对象,由他们自己选择社工机构购买所需要的服务。不过,如果哪天拿不到政府的钱,那些依赖政府购买服务的机构可能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另外也有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专项资金这种指定用途的钱,每年都可以申请。听说很不好拿,条件可严苛了,尤其人力成本压得很低,让不少机构有苦说不出。不过拿这笔钱干完活之后,你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投标或向其它单位申请资助时,胜算可能会更大,因为你已经有了可以证明自己实力的资历。
参加政府或官办慈善组织举办的公益创投或项目大赛,通常也会拿到一笔项目资金(可能来自政府财政,也可能来自慈善会、福利彩票公益金等)。一些地方的文明办、团委、妇联、残联等也会有一些可以支持志愿服务的专项资金。
温馨提示:从政府拿钱也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付款流程走得慢,慢,慢,所以经常需要机构或创办人垫钱开工。
04、商业利润
但是,如果你坚持“公益就是免费”的偏见,难以接受商业化的公益模式,说明你已经落伍了。
作为中国慈善捐赠的最大贡献者,企业的钱当然都是通过商业活动赚来的。很多企业会把钱直接捐给公益组织,也可能自己做一些扶贫、教育、环保之类的公益项目,或者支持员工去做专业志愿服务或社会创新方面的探索。
慈善捐赠被认为是企业回报社会、善尽社会责任、促进人类福祉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享受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也可以通过宣传自己的公益活动,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外,近年来也有一些企业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为员工提供个案或团体服务。
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商业的力量始终不能轻视,“商业向善”、“善经济”、“公益与商业融合”也许可以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美好的可能。
05、投资获利
你可能知道,把钱存在银行,会有利息。如果慈善组织的存款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呢?那每年的利息也是一大笔钱,可以用在项目上,也可以补贴机构的管理费。不过这些钱老放在银行也可能贬值缩水,最后损失的还是大家的捐款。所以为了保值增值,国家也支持慈善组织投资,但要求有完善的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自己没有专业投资人的话也可以委托投资公司。
慈善组织的投资通常是使用那些没有指定用途或暂时不用花出去的钱,购买一些风险很小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也可以进行股权投资,但是国家有要求:不能用来买卖股票!慈善组织投资赚来的钱也必须用于慈善目的,比如项目和机构运营经费,绝不能用于个人分红!
然而,很多捐款人表示不愿意基金会拿自己捐的钱去做投资——万一,万一,赔了钱怎么办呢?唉,既然是投资,当然有风险啦!所以敢投资的基金会一定要有止损机制,一方面要严格按程序办事,做好监督,另一方面要投资多元化,别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这边亏了那边有赚,总体不亏就好了。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目前中国大部分基金会都没有做投资!只有少数几家在保守地做而已。
06、境外资金
不是很久很久以前,公募权还没现在这么放开的时候, 一些草根NGO在国内筹款比较困难,于是就去找国际NGO、大使馆、跨国企业CSR部门之类的申请资助(现在国内也可以找到一些资助型基金会)。
一般都要先交项目计划书,说明自己以前做过什么项目,想要解决什么社会问题,拥有什么专业能力和资源,项目需要多少预算,要做出什么样的效果,等等。
有的国际NGO还会派人实地考察,以确定你真的需要钱并且能做出成效来;因为当时国内很多NGO很草根,几乎什么都不会,菜鸟一只,国际NGO就组织各种培训,带来西方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中国NGO成长。
后来,中国越来越有钱了,很多国际NGO都撤出了中国。加上近几年中国政府对境外资金管得严,NGO就很少有机会喝到“洋奶”了。
07、慈善信托
有些富豪家族有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并不太想直接捐出自己的财产给慈善组织,而是设立慈善信托,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或慈善组织进行管理和处分,从而使自己的家族财产能够稳妥、系统且长远地用于慈善。尽管慈善信托既能按自己的意愿定制慈善项目,又能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但暂时还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加上备案不顺畅、专业度不高等原因,现在中国富人设立慈善信托的积极性并不太高。
08、业务合作
如果一个机构在某个领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变得专业起来,就会有机构或企业找上门来洽谈业务合作。这些机构或企业通常有钱,但自己没有执行团队,或者不熟悉当地的情况,缺少当地的资源支持,所以会找一些比较专业的当地机构进行合作,类似于购买服务一样向合作机构支付项目经费,合作机构按对方的要求或一定的标准做好执行即可。至于对外宣传业绩时,也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实际上,许多公益组织的资金来源并不单一,而是多元化、组合式的,这主要与公益组织的发展阶段与业务范围有关。比如一些机构初创时期,可能主要靠发起人个人出资或向服务对象收费的方式维持运作;
在成长期,具备了一定的项目开发、筹款能力,可能会和公募机构合作筹款,也可能向基金会或企业申请资助;在成熟期,可能会通过政府、企业购买服务获得一部分资金。再比如一些高校的教育基金会,捐款主要来自富人和企业,并不需要公开募捐;在互联网平台募捐的大病救助项目也吸引了很多人捐款;但是环保等领域的公益组织获得的社会捐赠仍然非常少。
虽然做慈善需要钱,钱的来源也不少,但也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收,关键是要来得光明正大,合理合法。比如通过贪污受贿、诈骗、偷盗、贩毒、洗钱等非法手段得来的钱,绝不能收;也有的机构出于自身价值观考虑,会拒绝来自烟草企业、污染企业、色情行业的捐赠。
为防止收到“脏钱”、“黑钱”,国外一些慈善机构在接受大额捐赠前对捐赠者进行背景调查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某基金会收到某企业一大笔捐款,在捐赠仪式上还邀请了国家级媒体报道,结果该企业趁机大肆宣扬,声称自己的运作模式被官方认可。在得知该企业从事的是非法的传销活动后,基金会立即解除与该企业的合作并退回捐款。虽然没有造成大的经济损失,但已对基金会的社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如果基金会在收到捐赠意向后及时开展背景调查,也许能避免后来的舆情危机以及被非法企业利用的尴尬。
所以,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那些披着“慈善”外衣的伪善者,欺骗人们的爱心,让慈善成为他们敛财牟利的工具,败坏慈善的名声。
钱的来源很多,用途也很多;钱本无善恶之分,只是有人因它而作恶,有人用它去行善。对公益组织来说,钱始终是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之一,寄托了所有人的美好期待。善用它,它就可以帮助穷人摆脱贫困,让失学的孩子绽放笑颜;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助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与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瞧,用对地方的钱,真是个好东西!
初心不能忘,使命不可辱;
专业不能废,信任不可负。
为善应依法,行事当自律;
传统应尊重;未来当创新。
图片来源|发展简报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