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慈善研究与慈善教育蓬勃发展,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议题领域的各相关方进行沟通交流以及观点碰撞。敦和基金会自2016年致力于慈善研究与慈善教育领域的推动,开展了诸多资助项目。未来三年,敦和基金会如何进行具有前瞻性、变革性、长远性的资助策略和项目?对慈善研究与慈善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的讨论迫在眉睫。

2019年5月23日,“敦和雅集”第二十三期活动——“慈善研究与慈善教育现状及未来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结合敦和基金会慈善研究及教育的资助经验、思考、策略等,邀请专家学者、基金会资助官员共13位嘉宾围绕议题建言献策。

 

主题发言一:慈善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首先由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健对慈善研究领域的扫描结果进行汇报。他以1998-2017年之间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上的7909篇文章为样本,从数量特征、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发文期刊、关键词等维度对我国公益慈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科研人才、学科分布、经费来源、学术交流等维度对我国公益慈善研究的支持系统进行扫描,最终发现,目前我国慈善研究面临着研究学科边缘化、研究方法单一化、研究阵营丛林化、研究理论西方化、研究阵地缺失化、研究问题空心化、研究氛围管制化 、研究经费稀缺化八大问题,并针对这八大问题提出了六大建议:研究方法训练、接轨实践、数据库建设、与期刊合作、与政府合作开展课题资助以及合作研究基地。

随后,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唐山对慈善研究领域已有项目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提出未来可行的资助定位和策略、方向。通过对目前慈善研究领域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发现该领域由于资源支持不足、研究力量偏弱、学术共同体、交流平台、成果出口欠缺等原因,导致慈善研究的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敦和未来3年的资助定位为慈善研究“基础设施”的支持者与建设者,聚焦于研究人才、网络联盟、数据库建设、知识生产及发表四个方面。

接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对上述发言内容进行点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敦和对慈善研究的支持要回到中国情境中来,可以考虑吸引更多学术权威、专家回归和参与公益慈善领域,以引起政府、社会更多的关注、支持;第二,公益慈善研究一定要国际化,吸收海外、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归的力量。同时朱健刚对慈善研究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包括青年学者、公益慈善的学院和研究机构、相关的研讨会和论坛、收集公益慈善数据的平台都越来越多。

主题发言二:慈善教育领域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首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蓝煜昕基于《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的阶段性研究,对国内外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概况做了汇报。报告初步发现:欧美及日本慈善教育起步较早,项目通常伴随研究机构的发展而发展。美国慈善教育体系较为完整且独立,高校慈善教育有本科教育(尤其以实验教育为特征)、研究学位项目、继续教育、证书项目(mooc)等教育方式,集中于研究生教育项目、更为职业化,本科生多为通识项目、趋向创业。欧洲公益慈善教育按地区、学科(商科、社会学)、教育等级(研究生教育)出现集中性。日本慈善教育倾向培养研究者。国内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与教育已有相关政策依据,侧重在民政及社工;国内高校是慈善人才培养主力军,本专科教育尚处于探索期,以职业教育、职业经理人教育、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为主,部分探索已初见成效。慈善学历教育的共性难点:专业人才缺口大,公众对领域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影响招生和就业;工资待遇低,行业发展成熟度低,职业上升通道未打通;缺乏专业师资、实践教学力度不足;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项目要求的可持续性与学生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等。

随后,敦和项目官员叶珍珍对敦和基金会2020-2022年在慈善教育方面的战略规划和资助框架开发进行了详细介绍。目前敦和致力于推动国内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的敦和菡萏计划正在运行,高等院校公益慈善通识教育项目正在规划中,并与多家“慈善教育”属性的项目/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支持慈善教育事业,聚焦慈善专业教育、慈善通识教育、公众慈善教育三个方向,培养慈善专业人才,培育公民慈善意识。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对慈善教育这一议题进行发言总结。首先,朱健刚提出了非营利管理的教育是否等同于公益慈善教育、如何定义公益慈善教育的问题还有待思考。其次,他建议敦和先聚焦在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通识教育大有可为,本科生的书院教育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切入点;把公益慈善当作素质提升开展;创新教学方式和技术,可以把体验式学习借鉴过来;老师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要开展情怀教育,通过通识教育形成师生共同体。最后,从学历教育来讲,他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大有可为的,开展公益慈善硕士班、博士班,支持一些导师招收一些公益慈善方面的硕士、博士。

互动讨论

在雅集后半场,围绕着“慈善研究现状及趋势”“慈善研究资助”“慈善教育现状及趋势”“慈善教育资助”等具体问题,与会嘉宾老师在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的主持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针对“慈善研究”话题,来自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各位嘉宾纷纷阐发己见。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章高荣认为慈善研究要理清楚一个问题,慈善研究是为了促进行业发展还是学科发展,成立公益慈善的专门学科也并不是慈善研究要达成的必然结果。其次,从公益慈善的多学科领域角度,他建议应该选择一些议题,从议题切入进行资助。再次,公益慈善的研究要和整个学科体系进行对接,如果不能对接,那么还是属于很边缘的东西,如果能对接上,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剑银从公益慈善的相关概念演变谈到研究话语权变迁问题,他认为在做公益慈善的界定时,无论研究还是教育,首先要作为现代公民培养的理论基础来讨论,所以确实要做一些“没有用”的理论研究。他建议敦和做慈善研究的支持,需要将思想性、学术性放在重要层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蓝煜昕建议当下敦和对慈善研究的资助需要跳出代入感,回到初心,重新思考公益慈善怎样建设一个现代性转型的塑造场域,目标需要更聚焦。

亚洲基金会项目官员方晖从资助角度、从NGO执行项目,她认为慈善领域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基础和土壤,土壤如果不肥沃,很难生长出很好的项目,或者带来改变。此外,与国际接轨同本土化一样重要, 国际上成熟的理论和先进的研究,包括数据、研究方法等,我们的研究需要与之接轨,避免重复性的建设。

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谷青认为目前行业中的争论和观念性的问题,说到根本还是公益慈善的价值观和公益研究的理论框架不是很清晰。她建议可以把研究和公益慈善多做一些结合。

盖茨基金会项目官员郝睿禧从慈善研究的本质角度发问,到底是谁需要学术研究,是学者需要,还是行业需要,以及被研究者是否需要被研究,各种议题的研究是一厢情愿还是要去推动被研究者也愿意参与网络或联盟,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如何,从这个角度去了解,也许会对学者的角度有一定新的补充。

在时间的流逝中讨论话题从“慈善研究”转向“慈善教育”。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邢宇宙从社会工作教育的现状谈起,从师资力量到学生兴趣再到学生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挑战。他认为存在的这些问题和挑战也正是推动公益慈善发展的动力。在慈善法的颁布后,可以在社工教育中放入很多公益慈善的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果佳认为在开展通识课教育方面,相比重新开一门课程,更好的策略是对已有的相关的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然后来看这些课程敦和是否能够通过资助加认证的形式将其纳入到通识教育体系中。如果敦和能从行业的角度给这些课程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法、实习实践的支持,可能对于老师更加有吸引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涂晓芳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推行通识课教育的路径:1.开设非完整的课程,类似于博雅课的形式。2.以夏令营或论坛的形式开展,3—4天,或者知识竞赛、培训等。3.采用培训项目的形式,7—8个周末,实习和基金会的参观。同学们之间有交流,可能吸引力会比较大一点。

对于公益慈善应该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领域,在场的诸多嘉宾都形成了这一共识。慈善研究需要跨界,可以考虑如何让其他领域,如税务、哲学、社会学等去研究慈善。人才培养也需要跨界。不仅要把人才种起来,还要把已经种好的人才引入进来以增加增量。

在本次雅集的结尾,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对出席雅集的诸位嘉宾老师表示感谢,在展望基金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基础上,她主张看问题要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做资助项目的设计要从细微处切入,聚焦、做选择,才能有效解决关键的问题。她希望专家学者能给予基金会更多建议,匹配各界资源,解决更多的问题。此次研讨会也带给了敦和基金会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文章来源|公益慈善园

图片来源|公益慈善园

网站编辑|瞿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