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西城区“两会”传来消息,白塔寺地区的居民如果不参与腾退外迁,也可就地改善住房条件,实施厨房入户,厕所入院或者入户——居民不用外迁,也可享受像楼房一样设备齐全的生活条件。该试点如果成功后,将有望在什刹海地区推广。

什刹海阜景街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孔勇在西城区“两会”发布会上表示,结合现状实施情况,今年白塔寺文保区提出“腾退+就地改善”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也就是说在继续坚持开展人口疏解工作的基础上,对未参与腾退的居民采用“平房成套化”的就地改善的方式,原地提升平房居民的居住水平。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所谓“平房成套化”,是居民在自愿拆除违建的厨房、厕所、小煤棚、自建房的情况下,由政府提供协助,给居民家中引入整体卫浴入户、打造整体厨房、统一提供储物设施等……也就是说,考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生活附属设施,提高原住居民的居住条件。

孔勇表示,今年将对整个白塔寺片区28条胡同的涉及供水、污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将通过工作模式不断的优化创新,推动平房成套化改造方案的完善,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就地改善工作,实现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环境提升目标。

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位于阜成门内大街以北、赵登禹路以西、规划实施中的受壁街道路以南、西二环道路以东的地区,整体区域占地约37公顷。保护区内整体工作的核心目标是,着力于降低白塔寺区域内人口居住密度、提升区域内基础公共设施、改善公共环境、挖潜区域文化、促进业态提升等,以最终实现民生改善、恢复历史风貌、完善街区功能。目前,已编制完成《白塔寺地区规划实施研究》,今后将据此制定专业方案具体实施。

记者探访:这么一改 规整多了

福绥境50号院前院就是“平房成套化”的样板间,白塔寺地区的居民都可以来参观,咨询,即日起还可享受免费的为期一周的居住体验。“目前已报名4户,第一户居民昨天入住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间老房只有13㎡,原有住户已经外迁,清华大学的设计师对房子进行了成套化改造,在院子里挖建了化粪池,同时在13㎡的房子里巧妙地隔出了厕所、厨房、会客室。院子里的柿子树下则安放了若干个一米来高的储物柜。据悉,这样的改造每平方米投入大约1500元到2000元。

59岁的李宝京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虽然刚试住一天,却像房屋主人一样,带着爱人热情招呼前来探访的邻居。“不错不错,干净、温暖、也规整。我看过很多个改造后的平房,都没人家这个好。这个南北通透采光好。”

李宝京一家住在白塔寺西夹道,拥有2间20㎡的平房,还自建了厨房和厕所,要说住着挺宽敞,但他却掩饰不住对样板间的喜爱,“我肯定要按照这个设计改,这样多规整。”李宝京坦言,试住了一晚,启发挺大:“居住环境的尊严和秩序真的很重要,不能凑合。人家这13㎡的老房都能改得如此功能齐备、干净整洁,等我这40㎡改完了,自建的厨房、厕所、煤棚就都可以拆了,让老院子回归老味道。”

新闻进展:三清观20天腾退完成

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昨天在发布会上介绍说,西城区创造了直管公房文物腾退的最快速度——只20天的时间,“三清观”腾退完成。三清观位于白塔寺片区的青塔胡同65号,为清代道教遗迹,2013年列入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2017年11月30日贴出腾退公告,12月19日住户数字清零——20天的奖励期内,院内27户居民全部搬迁,创造了文物腾退史上的新速度。孙劲松介绍说,三清观的修缮和使用方案正在研究中,未来用做白塔寺地区的公共文化空间,向市民开放使用。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通讯员 刘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