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大家纷纷从简陋的土坯房搬进了高大的居民楼,之前的一个村浓缩成了现在的一个小区,但是,在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尴尬:生活上有了保障,精神上却没有了依靠;生活范围浓缩了,邻里感情却变淡了;身体与身体的距离变得更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却变得更远了;于是近年来大家发出了很多关于“逃离城市”和“我要回农村”的调侃和呼喊。

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的居民结构和厚厚的混凝土是造成这种刚尴尬的主要“元凶”,于是城市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背上了“感情终结者”和“邻里小三儿”的黑锅和骂名,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社工带你揭开真相的面纱。

社区营造最终还是对“人”的营造

现在的住房结构是造成现在社区氛围冷漠和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人”。从农村到城市,生活方式和居住结构上的巨大变化让人们多少有点不适应,内心其实充满了对之前的那种“你到我家吃午饭”、“我到你家吃晚饭”邻里关系的怀念。

但是因为没有人愿意主动的出来去捅破这层窗户纸,所以人们逐渐的适应了这种“病态”的社区关系,人们的心理逐渐的萌生了一层薄膜将你我分割开来,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很多安全事件以及媒体对这些事件的大肆渲染,人们心中的隔阂变得越拉越大,逐渐每个人的内心都建立起了铜墙铁壁把自己安全的圈在了自己的安全屋,却也把别人阻挡在了壁垒外面,所以社区营造最终还是对“人”的营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打破这一局面呢?在这一过程中社工能做些什么?

从“陌生人”到“熟人”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慢慢的打破人们心中的这道壁垒,让人们有勇气去走出自己的安全屋,大胆的去和陌生人交流,也就是我们前期需要做的:从“陌生人”到“熟人”的营造,万事开头难,这个阶段也是最艰难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需要我们有“铁杵磨成针”的毅力。

我们不妨先宣导大家从微笑和问好开始,但是突然对陌生人说“你好”当然会显得有点难以启齿和尴尬,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借助一些“小道具”让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仪式”比如说“问好贴”---一个大大的笑脸下面写着“你好”两个字,这样我们只要宣导居民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带上“问好贴”,然后看到同样带着“问好贴”的居民只要读出“你好”两个字就可以了,这样是不是简单多了呢?随着时间的积累,“你好”将会渐渐的从“读出来”变成真心的“说出来”了。

除了“问好贴”,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道具可以使用,比如“鲜花”---当然也可以是手工的,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志愿者作为“送花使者”深入到社区去为居民们和路人送上一朵美丽的鲜花,关于志愿者,其实我们可以考虑组织社区内的“小小志愿者”。试想,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面带微笑的向你走来,为你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你会忍心拒绝吗?

从“熟人”到“亲人”

当营造计划进行到后期的时候呢,其实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更多的社区居民从“陌生人”变成了“熟人”,那么我们的营造计划也应该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了:从“熟人”到“亲人”的营造。这个阶段我们主要致力于营造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和谐的社区氛围,试想一下乡村的那份邻里情是多么的淳朴和令人向往:我走到你家门口渴了可以去你家喝口水、你走到我家门口饿了可以进来吃口饭、他家有事了我们都过去帮一下忙。那么社工在这一阶段就要为社区居民搭建起来一个平台,一个“共建、共享”的平台。比如郑州市二七区嵩山路街道郦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师们为社区居民开展的“咱家厨房”、“咱家茶馆”等项目活动,居民可以共吃一碗菜,共享一罐茶。逐渐的,社区居民通过这些活动仿佛又找到了那份邻里情,社区也逐渐的变成了一个大家庭,而社区里的居民都是亲人。

农村与城市,变化的不仅仅是住房结构和生活方式,更多的其实是每个人的内心;阻隔大家去认识和交流的其实也并不是高高的楼层和厚厚的混凝土,而是我们大家自己在心中逐渐铸造起来厚厚的壁垒,因为这层壁垒,哪里都是冷漠;打破这层壁垒,哪里都是和谐,大胆的走出去自己内心的安全屋,让我们一起去缔造那个美好的“城中村”!你好陌生人,我们在行动。

(作者:刘豪杰,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