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在"融乐CGPI奖学金"支持下,2021华东公益慈善班(四期)在上海拉开帷幕,55名新学员在线下和线上共同参加了开学仪式和首课。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黄浩明,上海融乐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鲍明强分别发表致辞,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执行副校长叶婉主持并介绍2021华东公益慈善班。

 

融乐CGPI奖学基金是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12位校友设立,缘起鲍明强等校友参加EMP升级课程——哈佛达利欧奖学金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ELP)项目时, 感恩学院发起人瑞·达利欧先生为大家提供奖学金来哈佛学习,希望传承这一份慈善之举,支持华东地区为主的公益人的学习提升及人才培养。

融乐CGPI奖学金-2021华东公益慈善班(四期)合影

 

2021年,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和上海融乐基金会一起通过调研和探讨,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推出升级版的华东公益慈善班,依托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在线公益教育平台——公益网校,以在线课程为主组织教学,核心课程包含由道安基金会资助开发的道·安公益新人成长计划,同时结合线下课程、实地走访和交流活动,以适应新常态下的学习场景要求,同时支持更多以华东地区为主的中小型公益机构的从业者、志愿者获得普惠的、可及的能力建设和学习交流机会。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执行副校长叶婉

主持并介绍2021华东公益慈善班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黄浩明在致辞中强调,由上海融乐公益基金会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举办的华东公益慈善班,不仅为学员提供思考和行动的知识,还提供了学员互相支持、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这是公益慈善中的互利思想。黄浩明副院长也对华东班的学员提出期待,希望学员们在学习期间静下心来读书、思考。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黄浩明发表致辞

 

上海融乐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鲍明强在致辞中回顾了自己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学习的经历,并分享了四点学习经验:一是要有使命感,作为社会组织,有了使命感才能知道今后要做的事情;二是要有远见,社会组织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要有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长久地努力;四是要有行动,他提及自己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学习时,老师要求他们制作不同时间周期的方案,短至一周,长至几年,每过一个时间周期需要回头复盘这些方案的达成程度,所以付诸行动还包含计划与回溯。

 

他说明了创立华东班的初衷,便是希望将他在EMP学习中收到的善意传承下去,为国内中小社会组织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他提出了华东班的愿景,便是通过学员们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与经验,获得成长,将这份善举继续传承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和社会组织。

上海融乐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鲍明强发表致辞

 

上海卓越公益事业评估中心理事长徐本亮作为师资代表发言表示:“作为老师,要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的收获作为衡量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在他26年的社会组织工作中,他观察到中国的社会组织目前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能力。他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到“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他肯定了华东班的远见,期待华东班能成为中国培养公益人才的一个摇篮。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社会组织面临的“三个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新发展目标;政府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同时也加强规范管理的新发展阶段。因此,他提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提高机构发展能力。

上海卓越公益事业评估中心理事长徐本亮

作为师资代表发言

 

为链接新老学员,加强各期学员的知识、经验交流,本次开班仪式也安排了华东公益慈善班四期新学员与三期学员的交流环节。

 

华东班三期学员、上海蚂蚁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理事长陆勇峰介绍了自己加入公益行业的缘由。他最初是一名城市规划师,在规划社区的工作中发现了人在社区规划中的重要性,所以建立了蚂蚁社区发展中心,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改造社区。他分享时表示,华东班三期的学习不仅帮助自己建构了公益体系化认知,在课堂上认识的同学们还在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了许多支持。陆勇峰将公益组织责任理解为认知目标,情感驱动,能力培养和行动落实,期望华东班四期学员可以一起努力学习、创变未来

华东班三期学员

上海蚂蚁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理事长陆勇峰

 

华东班三期学员、上海市宁跃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韩竹静在线上分享了她对学习提升自我的渴望。她提到,在华东班的学习让她感受到了携手同行分享的伙伴力量、传道授业解惑解惑的师者力量以及带动慈善新前沿的榜样力量。“我们要做一群有力量的公益人。”韩竹在分享中表示。

华东班三期学员

上海市宁跃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韩竹静

 

华东班四期新学员、上海市静安区睿行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秘书长谭智锐提出,国家提出全面乡村振兴、全民共同富裕,对公益组织是巨大的挑战。华东班提供专业知识和广阔的平台来整合各方面资源很好地回应了现实的需求。他认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给了他向善和专业的力量,他期望在华东班投入充分精力、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的态度学习,“我们的目标和理想都应该是公益道路上的诗和远方。”谭智锐说。

华东班四期新学员

上海市静安区睿行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秘书长谭智锐

 

华东班四期新学员、杭州良渚文化村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赵艳华提到公益慈善带给她最明显的变化是关注个体的艺术生活,到关注大家与社区的关系以及社会的角色与担当赵艳华向大家介绍她所在组织的使命:与良渚村民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维护友好的邻里氛围和人与自然和谐。她认为,加入华东班对于华东地区中小规模的公益机构来说,是“一场润物细无声及时雨,如沐春风”。

华东班四期新学员代表

杭州良渚文化村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赵艳华

 

开班仪式结束后,学员们立即进入学习状态。黄浩明副院长带来开学第一课——《中国公益慈善行业发展趋势和研判》,对“十四五”期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五个判断:慈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慈善行业自律持续推进、公益慈善组织更加规范有效、公益慈善领域国际合作日趋加强、慈善引领社会文明。对公益慈善组织而言,则要加强四项基本能力:治理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黄浩明副院长提到,除了这四项基本能力,最关键的能力是社会领导力,公益组织需要与各种捐赠人、受益人和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打交道,所以需要社会领导力均衡机构发展,控制局势稳定运行。

 

 

在案例分享环节,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朱秋霞首先提出案例学习的核心在于“模仿游戏”“添加游戏”和“变革游戏”,但绝大多数是“模仿游戏”。她以真爱梦想基金会为案例,与学员深度交流了公益组织发展阶段的挑战与应对,以及公益组织客户价值的定位与对标。

 

 

课程结束后,两位主讲老师与学员进行了答疑,现场气氛热烈。公益伙伴间的倾心交流,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慈心善举的传承,感恩一路同行。

 

华东公益慈善班课程介绍

华东公益慈善班以课程实用、学习灵活为主要特点,通过线上课程、线下培训及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综合提升学员的公益职业胜任力。课程涵盖4个必修模块,分别是公益职业基础、筹款·传播·运营、公益管理、社会创新,旨在通过3500分钟科学规划、有强度的学习,助力公益人快速成长,构筑底层价值观,掌握公益职场必备知识与技能工具。

 

特别鸣谢

2018年5月,“融乐CGPI奖学基金”在上海成立,发起人为鲍明强先生、李俊峰先生、李晓波先生、曾晶女士、张宏元先生、赖国香先生、徐朴女士、梁清宏女士、程虹女士、吴文清女士、涂业兴先生、移冰女士(按加入顺序排序)。缘起是鲍明强等校友参加EMP升级课程——哈佛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ELP)奖学金项目时,感恩学院发起人瑞·达利欧先生为大家提供奖学金来哈佛学习,希望可以传承这一份慈善之举,支持其他公益人学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