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ynn

 

顾名思义,问题树就是用来确定公益项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被引发的影响,以及问题根源的分析工具,只要你和比较重视公益项目设计的公益基金会多打几次交道,肯定就有机会碰到利用问题树对你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分析的资助官员。所以问题树这个工具是个送分题,你一定要学会。

 

问题树的使用时机一般是在项目官员为受益群体或者受益社区注意到了一个基础性的社会现象之后,有时候资方也会直接要求资金申请者用问题树对项目建议书做出某些具体回应。不管是哪种情况,问题树的作用都是要对公益项目的目标问题进行进一步地提炼和细化,并且明确公益项目的优先干预事项。

 

绘制问题树的关键基础是“识别出核心问题”,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识别环节。这就意味着问题树不是靠一两个项目人员坐在屋子里自己编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后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才能形成。

 

简单来说,问题树就是在要你回答“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又会导致什么”。绘制问题树时一般只需要简洁描述现实情况即可,绘制过程最好是让所有项目成员都参与进来。具体步骤非常简单:

 

 

  • 将分析得到的直接引起核心问题的原因置于问题树的下方(因);
  • 将核心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置于问题树的上方(果);
  •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因共同造成了某个后果,则它们在图中被置于同一个层次;
  • 用因果箭头符号用来连接问题树的各个层级。

 

在做绘制讨论的时候你还可以问这些问题来进行查漏补缺:

 

  • 这个问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都考虑过吗?
  • 哪些原因和后果正在恶化/好转?哪些仍然保持不变?
  • 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其中最关心的应该是什么?在思考解决路径时,哪些标准对项目很重要?
  • 哪些原因最容易/最难解决?可能有什么解决方案或选项?
  • 我们目前做出了哪些决定,并应就哪些行动达成一致认知?

 

我们极为鼓励公益项目人员使用问题树来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 问题树可以将一个现象分解为可管理且可定义的不同区块。这有助于更明确地确定多个问题形成因素之间的优先级;
  • 项目人员可以更加了解这个社会问题的构成部分,特别是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矛盾的原因,这往往是找到多方共赢的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 问题树可以锚定最核心的问题成因,并有助于确定每个阶段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谁;
  • 问题树可以帮助项目官员确定是否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证据或资源,以便在立项或者申请资金时提出更加强有力的背景理由,或者建立更加令人信服的解决办法;
  • 问题树可以加强社会问题的时间框架,也就是说它会清晰呈现出“现在的问题”,而不是未来或过去的问题——这在问题识别中是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
  • 通过问题树进行问题分析的过程通常还能有助于项目团队建立共识,增强目的感和行动感,如果你的绘制过程还邀请了利益相关方的话,那效果会更好。

 

总之对于公益项目来说,问题树就是一个百利而基本没有害处的分析工具。你不光可以用它进行问题识别,还可以继续干别的。问题树还有几个变体,比如目标树、机会树,这几种树长得都差不多,但侧重点不一样。

 

目标树是把同一个项目的问题树的各部分表述改为积极的理想结果——就是脑补一下问题得到解决大概是种怎样的感觉。通过这种转化,你就可以快速确定与问题相对应的关键结果指标是什么,免得在做指标设计时跑题。

 

机会树和目标树原理差不多,只不过是它专注于去呈现项目的有效切入点。如果说问题树的根本问题是"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话,机会树的根本问题就是"哪些关键原因可以让这个环节运作得更好"。

 

 

特别提醒各位注意几点。首先,一个完整的问题树/目标树/机会树更倾向于是在“全面分析如何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公益项目大多不可能一口气处理这么庞大得问题,所以多数公益项目实际上只能选择问题树中的一部分核心内容作为自己的项目方向,要想全面解决一个大问题,那是需要靠整个公益生态系统一起协同合作的。

 

其次,问题树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工具模式,使用它来做分析,功夫不是下在组团拿着彩笔写写画画上,而是要下在前期大量的调研、信息搜集和分析上。在问题树上写满字并不难,难的是让这棵树的根茎叶之间能建立可靠的因果关系。因此公益项目人员要切记不要本末倒置,千万不要忘了你是在用问题树寻找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做给资方的填空题。

 

参考资料

http://www.mspguide.org/tool/problem-tree

http://web.mit.edu/urbanupgrading/upgrading/issues-tools/tools/problem-tree.html

PMD Pro2.0指南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