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产品设计与包装:
筹款产品:次捐,定捐(月捐,生日捐,纪念日捐赠),运动捐,惠捐(捐款有商家优惠),慈善晚宴,义卖,衍生品销售,集体捐赠,慈善信托,捐赠人建议基金(DAF),股权捐赠,GIFT CARD(企业员工捐赠礼品卡)
公益项目=/不等于筹款产品
公益项目
面向群体:服务对象
核心目标:解决社会问题
评价标准:社会影响
筹款产品
面向群体:潜在捐赠方
核心目标:解决资金问题
评价标准:筹款效果
筹款产品定位:
功能性定位:从解决社会问题出发(只需要一个鸡蛋)
生活方式定位:从满足捐赠人需求出发(日行一善,纪念日捐赠,运动捐赠如暴走),给捐赠人一个更好的体验,让捐赠人成就更好的自己
两个选择:
1、基于项目层面的包装
2、基于生活方式的包装
从项目到筹款产品的梳理步骤:
倾听(志愿者、长期捐赠者)-拆分(有一个切人点,如让孩子不吃夹生饭,不宏大的目标和复杂的项目设计,从收获的故事和细节切入,拆分到捐赠人一听就懂,一懂就感动,一感动就捐钱)-设计-测试
设计
找到一个平易近人的项目切入点后
(1)从该切入点解释捐赠将如何使用,能带来的希望和改变;
(2)组织故事文案与图片阐述筹款理由;
(3)确定产品定价(注意不是最小单位最好);
(4)决定投放渠道和支付方式;
(5)设计捐赠人感谢与反馈方式。
扶贫基金会
面对企业端:爱心厨房
小额捐赠人:一碗白米饭
联劝一个鸡蛋的暴走:
一个鸡蛋8 毛钱 改成
一个孩子一学期的鸡蛋88元
考虑到筹款效率不是最小单位最好
测试:我们需要有一些外部视角来对我们的产品做一个修正
好的筹款产品四个共同特征,包装四要素:
1、有说服力的故事
2、明确的行动号召
3、有力的图片
4、有吸引力的名字
版本一:从宏大的社会问题出发,讲理,用数据说话
版本二:讲了一个故事,有具体的受益人的个案出现
当看到一个宏大的社会问题,捐赠人往往会赶到无力,甚至觉得是个负担,并且你提供的社会问题跟他有什么关系;版本二给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人物形象,并且明确地告诉捐赠人,你的捐赠能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改变,捐赠人能够感受捐赠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捐赠是有用的。
如何呈现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
1、关注个体而非群体(用个案故事带出群体性的困境)
2、用白描的手法,用细节支撑故事(要到一线去,要了解,要去做大量的探访)
3、创造身份连接: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能做什么(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捐赠人要关心这事,你所推动解决的社会问题跟捐赠人有什么关系。給个体要创建一个概念:捐赠人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
4、支持理性判断:数据和方法论支撑,证明能有效解决问题
5、价值观的共鸣:点睛之笔,为什么要致力于慈善事业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
采访的基本功: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捐赠人和受益人说的。大量接触受益者和捐款人
明确的行动号召:
1、要怎么支持,转发还是捐钱,要多少钱
2、为什么相信
3、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反馈
4、怎么捐
5、钱将被如何使用
有力的图片
1、信息量:有故事
2、可视化的数据:成效如何,影响力如何
3、特写:面部特写画面中人物的眼神和画外人有接触。
4、对比:之前和之后
筹款产品名称:
要有辨识度,
勾出兴趣:有意思能勾起兴趣
收获惊喜:反转剧的效果
朗朗上口:适合大声说出来,利于口碑传播
如:一个鸡蛋的暴走,武侯十二时辰
公益视频:视频和声音是非常有效的呈现形式,30秒最适合传播
90后是目前互联网平台上最活跃的捐赠人
小朋友画廊:来自于对艺术和爱的认同
冰桶挑战:有趣,好玩,很潮
公益或善因本身并不能够直接激发捐赠人动机的直接原因,往往要搭配美、有趣、体验好,能够成就捐赠人对自我的了解,能够成就捐资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成就捐赠人是促成捐款的核心要素
筹款传播五法则:
品牌工作带入筹款意识——提出明确合理的筹资需求——捐赠人需求为中心——友好、高效互动——让捐赠人感受到你的服务
品牌工作带入筹款意识:要让人们容易看到你的存在你的好你的美,让他们知道你需要支持
要钱要多少,都必须清楚说出来
捐赠人需求为中心:了解他们向听什么,说人话很重要,要训练机构会将故事的人,不管是机构负责人还是志愿者
筹款意识:关注公众号,扫码捐款
大型活动的时候一定设置志愿者岗位,保持一直有一个热情的人跟捐助人沟通